在手術的時候,經常會有打麻醉藥的情況,醫生為了減輕病人的痛苦,往往會選擇這種方式,這樣不但讓病人少受罪,也更有利于手術的進行。本期的萬家燈火邀請了專家馬正良講“毒藥”讓你躺著過手術,一起看看麻醉的方式和其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麻醉的方式
1.全身麻醉
麻醉藥通過吸入、靜脈進入體內,抑制中樞神經使神志消失統稱全身麻醉,簡稱全麻。具體又可分為:
(1)吸入麻醉:應用氣體或揮發性麻醉藥吸入肺內達到全身麻醉。
(2)靜脈麻醉:應用靜脈麻醉藥靜脈注入達到全身麻醉。
(3)基礎麻醉:病人在人手術室前先行肌注或肛注適量麻醉藥使意識消失,有利于入室后誘導平順,多用于小兒病人。
2.局部麻醉
使用局麻藥阻滯脊神經、神經叢或神經末梢而不使神志消失。具體又可分為:
(1)椎管內麻醉。
1)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
2)硬膜外阻滯麻醉(含骶管阻滯)。
(2)神經叢阻滯:如頸叢、臂叢神經阻滯。
(3)神經干阻滯:如肋間神經、坐骨神經阻滯等。
(4)區域神經阻滯及局部浸潤麻醉。
(5)表面麻醉:粘膜下末梢神經阻滯。
(6)局部靜脈:肢體阻斷循環后局部靜脈注入局麻藥。
3.復合麻醉
(1)吸入復合麻醉。
(2)靜脈-吸入復合麻醉。
(3)全憑靜脈復合麻醉。
(4)局麻-全麻復合麻醉。
(5)低溫麻醉及神經安定鎮痛麻醉。
麻醉注意事項
A.為什么要麻醉咨詢
為了增加手術及麻醉的安全,確立手術前后的麻醉規劃,并減少手術后的并發癥,麻醉醫師需要在手術前對您生理及病理狀況進行充分的評估與了解,按計劃給您及相關醫護人員指示,如此方能提升手術及麻醉的質量,同時維護您的生命安全。
B.哪種麻醉方式較安全
每一種麻醉方式都有一定的風險,不同的麻醉方式各有其適應癥及禁忌癥,并沒有那一種麻醉特別安全或危險。因此需要由麻醉醫師根據您的身體狀況及手術方式詳細評估后,選擇安全也適合您的麻醉方式。
C.為什么手術前要禁食
麻醉后因為麻醉藥物的作用會減弱人體正常的保護性反射,此時病患若發生嘔吐很容易就會把嘔吐物吸入肺中,引起吸入性肺炎;一旦造成吸入性肺炎,后果可能相當嚴重。因此為了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手術前至少8小時不能吃任何食物及喝水。
空腹時間準則:
(1)3歲以上的兒童或成人,空腹時間應大于8小時。
(2)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空腹時間應大于6小時
(3)小于6個月的嬰兒,空腹時間(含清水)應至少4小時。
D.平時服用的藥物需要停止嗎
降血糖的藥物在禁食期間要停止服用;其余的藥物(如降血壓藥)則請您在咨詢門診時詢問麻醉醫師,如此方不至于耽誤您的治療進度。
E.常常喝酒會影響麻醉嗎
酗酒者接受麻醉所需要的藥物劑量會比一般人更大,而且長期大量的酒精攝取也會傷害身體各個器官,這些都會提高麻醉的危險性,也是必須在麻醉前仔細加以評估的問題。
本期嘉賓介紹
馬正良
現任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麻醉科行政主任,主任醫師,博士,博士生導師,江蘇省“333工程”人選和“135工程“醫學重點人才。1987年畢業于徐州醫學院醫療專業,1993年獲徐州醫學院麻醉學系麻醉學碩士學位,2004年獲得科學博士學位(Ph.D)。2004年開始在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麻醉科工作。
主要從事臨床麻醉和疼痛診療中有關疑難危重病人的麻醉實施和急性疼痛診治工作,熟練進行臨床麻醉和常用的疼痛診療各項技術的操作。在教學工作中主要承擔麻醉學的教學工作,開展包括碩士生、本科生、進修生在內的多層次教學工作。
科研方向為“圍術期重要臟器功能保護”和“疼痛信號轉導機制及防治”。主持完成省市級課題8項,正在主持國家級、省市級課題6項。獲得省醫學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江蘇省醫學新技術引進二等獎2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項。共在計源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內容SCI收錄7篇。參編全國高等醫學院校麻醉學專業教材《臨床麻醉學》、《疼痛診療學》2部;參編著作《圍術期藥物相互作用》、《醫院麻醉科建設管理規范》。主編衛生部住院醫師培訓教材《疼痛診療學》等專著2部。2002、2007年入選為江蘇省“333工程”人選;2006年被選為市醫學重點人才和行業技術學科帶頭人;2003、2007年入選江蘇省“醫學重點人才”。
馬正良主任現為江蘇省醫學會第七屆麻醉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南京市麻醉學會主委。《國際麻醉與復蘇雜志》常委、《臨床麻醉學雜志》常委、《中華麻醉學雜志》和《中華行為醫學和腦科學》通訊編委。
擅長心血管疾病病人、肝移植病人的麻醉和疼痛管理,主要研究方向是缺氧缺血性腦損害的機制及保護、神經痛的機制及防治。共獲得省級以上課題15項,已發表論文60余篇,參編著作4部,主編全國教材2部,并獲得8項省市級研究成果。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