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打呼嚕預示的信號
睡覺打呼嚕是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現象。打呼嚕在醫學上稱為打鼾,可以是單純打鼾,打鼾是因為上氣道狹窄造成的。
上氣道越狹窄,鼾聲音調就越高,鼾聲就越大。當打鼾的人平臥睡覺時,全身肌肉包括咽部軟組織松弛,舌根后墜而氣道狹窄,使通過的氣流受阻,形成漩渦,造成咽部組織振動而發出鼾聲。
但當上氣道狹窄造成完全堵塞時,鼾聲就消失了,出現所謂的呼吸暫停。大多數人知道打呼嚕會影響別人休息,但不知道打呼嚕還可能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危險信號,會對人體健康產生許多危害。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不僅可導致打鼾者白天嗜睡、疲憊,而且可能與失眠、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意外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有關。
我們用多導睡眠監測圖可以很容易發現患者是單純打鼾,還是有睡眠呼吸暫停。
如果每停頓10秒以上為一次呼吸暫停,睡眠1小時,有5次以上大于10秒的停頓,或睡眠7小時中,大于10秒的停頓在30次左右,即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它對人體的危害極大。
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正常人在睡眠時呼吸均勻,氧氣攝入量滿足身體各部位的需要。
而每晚7小時睡眠,呼吸暫停的人則至少有300~400秒處于無氧吸入狀態,血氧濃度低于正常值約8%~10%,這樣夜復一夜,年復一年,支離破碎的睡眠,使氧氣攝入量明顯減少,身體各重要部位缺血缺氧,誘發各種嚴重疾病。
如果腦細胞組織持續缺氧4~6分鐘就會引起腦細胞的不可逆性死亡,53%的患者腦血管意外發生在夜間睡眠時。
近來研究表明,打鼾與呼吸暫停是腦血管病一個獨立的發病誘因,是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打呼嚕者在夜間死亡率急劇增加,如果晚上打鼾,且伴有以下癥狀,則是身體發出的危險信號,需立刻治療:睡眠打鼾、張口呼吸、頻繁呼吸停止。
睡眠反復憋醒、睡眠不寧、夜間癲癇發作;睡不解乏、白天困倦、嗜睡;睡醒后血壓升高;睡眠淺、睡醒后頭痛;夜間睡眠心絞痛、心律紊亂。
夜間睡眠遺尿、夜尿增多、蛋白尿;不明原因的晨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工作學習能力降低。
白天似睡非睡,工作、開會、吃飯時也難以抑制地入睡;陽痿、性欲減退;老年癡呆。
本期嘉賓介紹
男,江蘇句容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醫院病理科主任、腫瘤生物治療科主任、納米醫學研究所所長,主任醫師、教授、碩士、博士生導師。現任國內11家雜志的副主編、編委以及美國《環境腫瘤病理雜志》編委,全軍解剖學組織胚胎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抗癌協會淋巴瘤委員會委員、全國全軍及北京市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1993年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打鼾其實就是糖尿病的危險信號
打鼾之所以成為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可能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1、睡覺時出現呼吸暫停,讓人感到喘不上氣,容易被“憋醒”,結果導致整晚一直處于入睡和“憋醒”的交替過程中,有時多達數百次。
這時人體的交感神經也跟著興奮起來,血糖就會隨之升高,長期如此,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或使原有的糖尿病惡化;
2、人體的代謝過程必須有氧氣參加,而人體本身氧的儲備很少,必須不斷從空氣中獲取。
頻繁的睡眠呼吸暫停,導致呼吸氣體交換不足,就會出現間歇性低氧血癥,低氧可降低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升高;
3、引起人體內分泌調節紊亂、全身炎癥反應和脂肪代謝失常,導致胰島素分泌異常和肥胖,誘發糖尿病;
4、長期睡眠時間不足和睡眠質量下降,也會干擾胰島素的分泌和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