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伏案工作或者經常打電腦、駕車的人,會保持一個姿勢不動,腰、頸疲勞不適癥狀。那么頸背酸痛原因還有哪些呢?頸背酸痛怎么辦呢?本期專家陳紅做客萬家燈火視頻,他要教我們如何去擺攤頸肩酸痛,一起去學一學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頸背酸痛原因
1. 原發性骨關節病是由于年齡增長、長期勞累,導致骨關節退行性改變、韌帶松弛,肌肉力量下降,關節的穩定性受到影響,關節的周圍形成骨刺,從而引起關節炎。
2. 繼發性骨關節病多因關節創傷、發育畸形等導致關節面不平、受力不均而引起本病。
骨質增生癥屬中醫的"痹證"范疇,亦稱"骨痹"。中醫認為本病與外傷、勞損、瘀血阻絡、感受風寒濕邪、痰濕內阻、肝腎虧虛等有關。
病理組織學改變
1. 病理學:不規則的軟骨損害,在負重區域的軟骨下骨硬化、囊腫,邊緣骨贅增生,干骺端血流增加及不同程度的滑膜炎。
2. 組織學:早期軟骨表面碎裂、軟骨細胞增生、軟骨面縱向裂開、結晶沉積,同時存在著軟骨修復、骨贅增生;晚期出現軟骨的徹底破壞,表現為軟骨硬化、軟骨消失及軟骨下局灶性骨壞死。
3. 生物力學:關節軟骨的可伸張性、抗壓力、抗剪切力及軟骨通透性降低。軟骨水分增加,過度腫脹,軟骨下骨硬化。
4. 生化改變:蛋白聚糖的含量(濃度)下降,其分子大小和聚集度改變,膠原纖維的大小、排列以及基質大分子的合成和降解均出現異常改變。
本期嘉賓介紹
陳紅
主治醫師陳紅為國家級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從事中醫男科臨床、科研、教學10余年,主持或參與多項男科疾病臨床研究課題,發表論文10余篇,與他人合著論著3部,多次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做男科科普講座。獲得“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東城區衛生局科技進步獎”等多項獎勵。擅長治療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礙、前列腺疾患及男性傳染性疾患等男科疾病。
頸背酸痛怎么辦
長期伏案工作或者經常打電腦、駕車的人,長期保持一個姿勢不動,頸、肩、背以及肘、腕部容易出現疲勞不適癥狀。這主要是因為頸背部以及上肢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導致肌肉組織緊張,血液流通不暢,再加上不注意保暖,特別是春季氣候變化多端,易受到風寒邪氣侵襲,從而使頸背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如果經常敲一敲手三里這個穴位,對這些部位出現的酸脹以及疼痛或疲勞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手三里位于肘彎曲成直角,在肘橫紋盡頭兩指寬處。敲擊方法:左手握空心拳敲擊右手臂的手三里,不要用力過大。每次敲擊100下左右,敲擊中可有意識地做深呼吸。有人建議敲擊6下作一次呼吸,即1~3下為吸氣,4~6下為呼氣,以此類推。然后換右手敲擊左臂同樣的穴位。如果用小皮錘代替敲打也可以。
另外,亦可用空心拳或小皮錘從頸到肩再到手臂、背部,自上而下敲擊200次左右,可以起到溫熱散寒的作用,本身也有利于頸、肩、肘、腕、背等部位不適的緩解。如果將重點放在頸部與肩部的交叉點肩井穴上敲擊,會感覺有一股熱氣涌向頭部,對防治頸椎病、肩周炎、頸肩綜合征、偏頭痛、失眠等也有很好的作用。注意,肩井穴左右各一個,操作者可用左手敲擊右側,右手敲擊左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