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現在人的生活質量提高了,但是人的健康意識下降了,很多人看起來面色紅潤,其實是亞健康的。血虛是中醫9大體質中的一種,血虛的人也會伴隨氣血。那么血虛怎么辦呢?中醫如何治療血虛癥的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目錄
1、血虛體質是如何形成的 2、血虛體質常見易患疾病
7、中醫治療血虛證的方法 8、宮寒血虛可試針灸療法
9、治血虛的食療偏方 10、血虛陰虧的人吃什么好
血虛體質是如何形成的
血虛是什么你知道嗎?其實是指我們體內的血液虧虛,臟腑、經絡、形體失養,以面色淡白或萎黃,唇舌爪甲色淡,頭暈眼花,心悸多夢,手足發麻,婦女月經量少、色淡、后期或經閉,脈細等為常見證候。
血瘀質就是全身性的血脈不那么暢通,有點兒緩慢淤滯,但是又達不到疾病的程度。“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因此血瘀體質很容易產生各種以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以及腫瘤包塊等。
長期服藥
藥物都要通過肝臟代謝,長期服藥會加重肝臟的負擔,肝臟長期受累,就容易產生血瘀;
七情不調
總是心情抑郁,喜歡鉆牛角尖,這樣的話容易傷到我們的肝臟,如果肝臟長時間不舒服的話,容易導致體內生血瘀;
痤瘡
常見難以透膿的暗紫小丘疹或結節為主。痤瘡之后的暗瘡印(色素沉著)很難消散;
久病不愈
久治不愈,容易使血瘀在微循環系統得到發展,逐漸促生血瘀體質;
受到比較嚴重的創傷
受創傷后,體內會留有難以徹底消融的瘀血,體質就此發生變化,從而促生血虛體質;
工作生活環境寒冷
血脈越到寒冷就容易凝起來,長時間在寒冷的環境里工作的話容易導致身體出現陽虛體質,這種體質一般都間雜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