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療和食補一直都是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在生活中,我們不需要一味的靠吃補品來調理身體,應該多采取食補的方式,哪些食物可以養胃呢,養胃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有請養生堂視頻全集的專家王國寶給大家介紹有關養胃的食物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王老師帶來的《健康長壽經》總共有四句話,今天我們先告訴大家前兩句:劑型易選膏與粥,組方三四經常有。這里面都包含了哪些中醫奧秘呢?
市面上能買到各種米,到底哪種更容易消化?哪種更始于補中益氣?哪種又是您一直吃錯了的呢?
那種米易消化補中益氣
1、小米
中醫認為小米有和胃溫中的作用,小米味甘咸,有清熱解渴、健胃除濕、和胃安眠等功效,內熱者及脾胃虛弱者更適合食用它。有的人胃口不好,吃了小米后能開胃又能養胃,具有健胃消食、防止反胃、嘔吐的功效。
對脾胃虛弱,或者在夏季經常腹瀉的人來說,小米有很好的補益作用。與山藥熬粥,可強健脾胃;加蓮子同熬,可溫中止瀉;食欲不振的,可將小米加糯米與豬肚同煮而食,方法是將小米和糯米浸泡半小時后,裝到豬肚內,燉熟后吃肉喝湯,內裝的小米和糯米取出晾干,分次食用。小米磨成粉,可制糕點,美味可口。
美中不足的是,小米的蛋白質營養價值沒有大米高,因此不論是產婦,還是老弱人群,都不能完全以小米為主食,應合理搭配。避免缺乏其他營養。
2、大黃米
大黃米,生長于我國北方的一種作物,指由黍加工成的黍米,含有的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大米和小麥,尤其是蛋氨酸含量,幾乎是大米和小麥的兩倍。各種微量元素鈣、鎂、銅、鐵、鋅等也包含淀粉。
大黃米顆粒大于小米,呈金黃色,粘度很大。它除食用外還可入藥,在中醫中藥中被列為“補中益氣”的具有食療價值的食品。
中醫認為:大黃米具有滋補腎陰、健脾活血的作用,還有治療杖瘡疼痛和小兒鵝口瘡的功能。
由于大黃米愛生蟲,所以一般家庭貯藏應放置在密閉容器內,尤其在夏天,盡量不要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可以存放在玻璃罐或塑料瓶內。
3、糙米
糙米是沒有精加工的大米,所以保留了很多大米胚芽中的營養,具有健脾養胃、止煩、止渴、止瀉等作用。在每百克大米中,含有蛋白質6.7克、脂肪0.9克、碳水化合物77.6克、粗纖維0.3克,另外還有鈣、多種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對于中意糙米的營養價值又吃不慣糙米的人來說,糙米茶可以說是很好的選擇。糙米茶可以暖胃促消化,即使腸胃不好的人也可以放心飲用,尤其適合長期吃素者、虛寒體質者、生理期容易經痛的女性以及糖尿病、高血壓患者。
將適量的糙米茶以95℃以上的開水悶泡10分鐘即可飲用,特別是每天早晨空腹飲用更佳。此外,糙米茶沖好后,也可將糙米取出煮成米飯或米粥,既美味,又物盡其用。在喝糙米茶時,好是趁熱喝,這樣才能更好地品到糙米的香味。
本期嘉賓介紹
王國寶
出生于1954年,中醫藥養生膏方專家。
1971年開始從事中藥方面工作,師承于中藥界大家劉侶笙老先生,以及王西階、劉永玉、張茂業、郭東亮和雷雨霖等名家,學習中藥調劑、中藥鑒別、中藥炮制和傳統制劑技術。
王國寶很好地繼承了中醫藥養生文化核心精髓,以及傳統秘方和配方。自修了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中藥專業課程。通過多年的學習和實踐,在中醫藥養生及養生產品制劑的理論方面打下了扎實基礎,在實際操作的技藝技能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