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中醫認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為經絡阻滯,氣血虛弱,外邪入侵所致,通過辨證施治,對癥拍打相關經絡、穴位,可使經絡通暢,氣血旺盛,從而達到防治疾病,起到“諸脈皆通,通則疾除”的效果。
《醫宗金鑒》曰:氣血郁滯,為腫為痛,宜用拍按之法,按其經絡以通郁閉之氣……其患可愈。
拍打經絡通常能拍出痧,故有人稱之為拍痧。但拍打法在道家卻不叫拍痧,也不叫拍打,而叫“調傷”,即調出陳年舊傷和風濕邪毒并以氣化之。此傷包括舊創傷和病痛。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
經絡拍打保健法的方法
1、先用手掌拍頭部前額到百會穴直至頭后頸處風府穴,然后拍頭部兩側,從頭部前額兩側拍打至頭后風池穴,采用從上至下順拍方法,也可采用按揉、摩擦頭部的方法,頭部拍打時宜口目合閉;
2、拍打頸部后側、頸部兩側,可用拍痧棒單獨操作,無需別人幫忙。由上而下然后由下而上,反復進行拍打。后拍打大椎;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3、然后再拍打背部,拍痧棒同樣可以幫上忙。先拍背部兩側,由上而下直至臀部,可順拍亦可上下反復拍打;
再拍背部中央督脈,由背部正中身柱、神道穴拍打至長強穴或骶骨處,可順拍亦可上下反復拍打;
4、拍打兩側腋窩及兩脅內側;一手臂抬起高舉,拍痧棒或者手掌拍打此處腋窩;
拍打兩脅時,由腋下拍打至側胯部,再由側胯部拍打至腋下,可順拍亦可上下反復拍打;心臟、肺、乳腺患者尤其要多拍此處;
5、拍打胸腹部,先輕拍胸腹部兩側,由兩側鎖骨處拍打至兩大腿根部;再拍胸部中央即任脈(宜輕拍),從頸下天突穴拍打至腹下曲骨穴,可順拍亦可上下反復拍打;
6、拍打肩部和手臂,先拍打肩部四周;
然后拍打手臂,左臂內側,沿著左肩部、手臂、肘部、手腕、手心,再翻轉手臂,拍打左臂外側,沿著手背,手腕、手臂、肘部,回到肩部。
7、拍打尾椎骨、臀部和腿部:先用拍痧棒拍打尾椎骨,再拍打臀部,然后拍打雙腿,沿著腿部、膝蓋外側、腳踝部;然后再拍打雙腿內側,從腳踝部拍起,雙腿內側,膝蓋內側、以及膝蓋后的腘窩。
8、摩擦腰腎、脘腹部:雙手叉腰,拇指在前,四指在后,先摩擦腰腎,摩擦到尾閭部位(長強穴)。再回頭重搓,然后仍以雙手叉腰,但拇指在后,四指在前,再摩擦脘腹部,可以防治腰酸,摩擦脘腹可促進消化、防止積食和便秘;
9、拍打命門、腎俞穴;用拍痧棒拍打命門、左右腎俞穴。
10、后全身放松、休息。(記得喝一杯溫開水)
本期嘉賓介紹
男,1943年4月出生于廣西桂林,籍貫廣東新會。
1966年畢業于貴陽醫學院。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主任醫師,籌備2004年奧運會國家體育總局醫療專家組成員,籌備2004年奧運會國家體育總局體能恢復與運動營養專家組成員,2008年奧運會國家柔道隊特聘科研醫學顧問。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副會長,北京市社區衛生協會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北京健康管理協會學術指導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央電視臺“生活早參考”欄目顧問,南京醫科大學兼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