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我國古老而又傳統的武術,縱觀歷史舞臺,太極拳在其中是一枝獨秀。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同時還能防身。太極內功一直是現代人討論的熱點話題,我們可通過太極拳教程深入了解一下。
太極宗師秘傳的太極內功
太極拳的本質是武術,武術便會涉及到內功修煉,太極內功如何修煉呢?修煉內功和丹田有很大的關系。
(一)丹田內轉法
是陳式太極拳的精華丹田內轉,從武術和勞動角度來說,它是使人體產生松活彈抖型的爆發力的太極內功;而從養生健身角度來說,它又是“煉精化氣”、“還精補腦”的重要養生功法。
古往今來,人類在不斷探索健康長壽的方法。那么養生大道首要的問題是什么是“煉精”。沒有“煉精”的功夫,也就談不上“化氣”、“化神”和“還精補腦”。
煉精會帶動真氣,煉精、化氣是相輔相成的,煉精是養生的基本功,男人練了此功可以達到補腎防腎虛的目的。
一些煉功的人往往只講練氣、養氣、運氣等等,而很少談及煉精之法。只講“節流”,不講或很少講“開源”。這不能說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何謂精這里講的精是指人體的內分泌腺,即激素(荷爾蒙)。這種激素進入腺體周圍的毛細血管,隨血液循環到身體各處,以調節身體的生長、發育、物質代謝和組織器官的活動。
按“煉精化氣”的原理,它可轉化為真氣,順經絡循環到身體各處,充盈周身,維持和增強人的生命力。這種激素過多或缺乏,都會引起各種疾病。產生這種生命要素的主要部位在丹田,即小腹。
丹田一直是人們養生的重要部位,道家認為丹田是練功的根,也因此設立了專門煉金丹的地方。
《黃庭經》的“黃庭”二字即指此處,認為此處是“積精累氣”之所。《胎息經》所言胎息的部位也指此處,認為此處為人體生命之源(人體力學家認為此處是人體重心、中心所在)。前人講:“抓住丹田練內功,哼哈二氣妙無窮”。
太極拳家則把丹田稱為“太極點”,系太極拳運動的軸心,故又稱“太極核”。由此可知,太極拳的創編人陳王庭遺詞所云:“一卷《黃庭》隨身伴,悶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陳氏太極拳圖說》)。
當時造拳也是參照《黃庭經》,抓住了這個煉功的關鍵部位,而提出了“氣沉丹田和丹田內轉相結合”,作為太極拳的內功功法,從而使太極拳成為一套內功、外功兼練的拳種。
丹田,一般都指臍內向里斜下一寸三分(又稱一寸半)處。即小腹之內,骨盆之中,膀胱之后,骶椎之前,會陰穴之上,氣功家稱此處為儲藏真氣的“夾室”。其實,此處是人體許多重要臟器所在之地。尤其是生殖器官聚集的地方。
由外及內進行剖析,首先是腹肌,腹肌是牽動人體腰部及下肢力量的關鍵,它并對小腹內的臟腑起保護作用。其內部則是生殖腺聚集的部位。如精囊腺、前列腺、女性的卵巢等。
科學家認為增強有關內分泌臟器的機能,是增強人體生命活力的重要措施之一。這些激素是促進人體各器官生長、發育,并持久地維持其正常狀態,延長壽命的極其重要的生命原素。
運動這個部位,即某些運動家提倡的“腹部體操”、“骨盆體操”、”海底運動”等,也就是太極拳運動強調的“丹田內轉”之內功功法。
可以增強消化系統的吸收功能,培養真氣,增強內分泌,從而達到健美、健腦、嫩膚。這種丹田內功與整體運動(外功)結合起來,就可以達到祛病延年健康長壽的境域。
從技擊角度分析,這種丹田內轉功法,則是太極拳所特有的螺旋型的松活彈抖勁的動力源泉。拳論所謂“主宰于腰”,實質上就是主宰于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