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是我國古代流傳到現在的養生方法之一,按摩主要是通過按壓人體穴位來刺激人們的反應從而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緩解人們的疲勞的功能。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按摩的一些知識,下面看小編的具體介紹吧。
按摩身體五要穴
冬天易發病。中醫認為,縱橫交錯的經絡是聯系各臟器的紐帶,那么穴位就是這些紐帶上的功能點、敏感點。穴位能通行營衛,受刺激時,可打通經絡、調通氣血、驅邪扶正、調理疾病。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適當按摩人體五大要穴,可明顯改善人體神經、內分泌、呼吸、循環、消化等多個系統的功能。
膻中穴
“捶胸頓足”延年益壽
位置:位于身體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作用:刺激該穴能活血通絡、寬胸理氣、止咳平喘。尤其是可有效治療各類“氣”病,包括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疾病,如哮喘、胸悶、心悸、心煩、心絞痛等。還可以治產后缺乳、乳腺炎、肋間神經痛、胃賁門痙攣等病癥。
操作:可雙手交叉,握空心拳,然后捶打這個穴位。也可將一手四指并攏,用指腹順時針打圈按揉或從上自下推揉,每天不少于100次,持續2至3分鐘。現代醫學證明,人體是從胸腺開始衰老的,經常“捶胸頓足”,延年益壽。
三陰交穴
針對婦科病皆有效
位置:位于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小腿內側骨)內側緣后方凹陷處。
作用:三陰交穴屬脾經之穴,是肝、脾、腎三經交匯之處,又名“女三里”,有調和氣血、補腎養肝的功用。對于婦科病,刺激此穴皆有效,如痛經、月經不調、更年期綜合征、腳底腫脹、手腳冰冷等。
操作:痛經或月經不調者,在月經開始前5至6天起,每天花1分鐘刺激本穴,有良好的保健效果。更年期綜合征等病癥者,常刺激此穴,能改善病情。但孕婦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