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人們吃的食物都是在腸子里面進行消化,但偏偏就有一些人,心情不好時,吃下去的飯菜都會堆積在腸子里面,沒法消化,容易引起疾病。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下此類現象的相關常識吧。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朱麗明,節目視頻中主要介紹情緒胃腸病、腸易激綜合征、功能性便秘、腦腸肽等相關內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當我們心情不好時,我們的腸胃“心情”也跟我們一樣好不到哪去,這是因為隨著情緒的波動,胃腸道的消化液分泌量也隨之發生變化,比如生氣時胃液的分泌量就急劇的減少,進而流經胃腸道的血液量也減少,人就表現為胃口差吃不下飯,這種情況下要是硬吃下去,就很有可能導致腹脹、腹瀉等消化不良的癥狀。甚至有些人一生氣就胃痛或腹瀉,這都表明胃腸道與我們的情緒息息相關!
當然胃腸道的功能紊亂也有可能導致暴飲暴食,這在一些女性身上較為多見,暴飲暴食可能是女性的一種減壓方式,但過量的飲食對于身體的害處是不言而喻的,短期來講容易導致腹痛、腹脹、腹瀉等消化道急癥,嚴重的還可能導致急性胃擴張、急性胰腺炎;長期來講,暴飲暴食也易易導致肥胖、高血脂等慢性病。
當我們有個好心情時,心也開,胃口也開,飯吃起來也就香,此時的消化液分泌量也是在適宜范圍內人體就能健康的進食,胃腸道也就能健康地工作,長期如此我們的消化道抵抗力就強,就不易受到致病原的傷害,即使有胃病也比心情不好的人更加容易控制或治療。
因此,我們應當盡量放松的心境,讓我們遠離惱人胃腸道病。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朱麗明
朱麗明,女,碩士,副主任醫師。1996年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2000年在美國北卡萊羅納接受臨床藥物研究培訓半年。歷任北京協和醫院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
從事消化內科臨床十多年,同時擔負教學和科研工作。對消化內科常見疾病包括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潰瘍、胃炎、肝硬化、炎癥性腸病等診治具有比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在功能性胃腸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礙方面有一定研究,對消化科疑難疾病和重癥患者的診治有一定的經驗。
現任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綜合醫院精神衛生工作聯盟核心成員、北京協和醫院心理生理中心兼職專家、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五屆消化內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職業病診斷鑒定專家庫成員。曾獲北京協和醫院優秀教師、優秀員工等獎勵。
業務專長: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潰瘍、胃炎、肝硬化、炎癥性腸病、功能性胃腸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