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主運化,需肺氣宣發和通調水道。而肺氣宣發需脾運化水谷精微不斷滋潤濡養。
脾氣虛弱則肺氣不足,見少氣懶言、語言低微、食少、體倦無力等癥狀。
肺氣虛弱則脾濕不運,見咳嗽、痰多、腹脹、便溏、浮腫等證候。
肺熱壅盛、津液不能下達則大腸傳導不及而引起發熱、咳痰、喘息、大便秘結等癥狀。
大腸實熱而腑氣不通則累及肺失肅降而引起胸滿、喘逆等癥狀。
脾被濕困,脾失健運則胃失和降、受納失職而引起納呆、嘔惡、脘腹痞滿、肢體困重等癥狀。
食滯胃脘、濁氣不降則脾不升清、脾失健運而引起厭食、噯腐吞酸、腹脹、泄瀉等癥狀。
脾胃氣虛,外病不愈,發展成脾胃虛寒并引起脘腹隱痛、喜溫喜按、食少腹脹、便溏、形寒肢冷等癥狀。
病機匯集
一、諸風掉眩,皆屬于肝。十四、諸暴強直,皆屬于風
二、諸寒收引,皆屬于腎;十八、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于寒。
三、諸氣膹(fèn)郁,皆屬于肺
四、諸濕腫滿,皆屬于脾;十、諸痙項強,皆屬于濕。
五、諸痛癢瘡,皆屬于心
六、諸痿喘嘔,皆屬于上。
七、諸厥固泄,皆屬于下
八、諸熱瞀瘛,皆屬于火。九、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于火。十三、諸躁狂越,皆屬于火;十一、諸逆沖上,皆屬于火;十六、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于火。
十二、諸腹脹大,皆屬于熱;十五、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于熱;十七、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于熱。
十九、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于熱。
1腎氣不足證候;2風熱襲肺證候群;3寒濕化熱證候群;4中氣下陷證候群;5濕熱內蘊證候群;6胃陰不足證候群;7熱入心室證候群;8陰虛內熱證候群;9運化失常證候群;10血熱妄行證候群;11脾不統血證候群;12脾虛夾熱證候群;13瘀熱互結證候群;14痰熱壅肺證候群;15胃腸實熱證候群;16陰虛陽亢證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