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人老腿先衰,有病腳先疼。足部是人的“第二心臟”,與人體各部分器官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早在五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認識到足部按摩對人體健康的獨特療效并傳承至今。
專家解秘“足部按摩”先疼
人們常說,人老腿先衰,有病腳先疼。足部是人的“第二心臟”,與人體各部分器官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早在五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認識到足部按摩對人體健康的獨特療效并傳承至今。
足部保健項目是人與人接觸的項目,因此一個足道操作技師是項目中關鍵的環節之一。
足部保健目前已成為人們日常保健的新時尚,其中,特別能說明問題的是各種各樣的“洗腳城”、“足浴中心”等,還有形形色色的“泡腳房”。
不少市民喜歡上了足部按摩,特別在寒冷的冬季,午間休息、晚飯后、雙休日,約上同事、朋友,或叫上親戚、家人,在足浴店消磨上個把小時,既休閑又健身。那么,查足真能診斷疾病嗎?足部按摩能治病嗎?有什么科學依據?又是否人人皆宜?湖南中醫學院針灸推拿系張泓教授從專業的角度詳細介紹了“足部按摩”。
腳底66個穴位聯絡五臟六腑
《扁鵲》曾記載:“兩腳之氣血雍滯不行,則周身之氣血亦不宜通”。說明人體足部的氣血暢通與否,關系到整個機體的健康。按中醫的理論來講,腿足健康與否,與脾、腎、肝三臟密切相關。
中 醫的經絡學說中,連接人體五臟六腑的足三陰經、足三陽經、陰維脈、陽蹺脈起止于腳上,并與腳上的66個穴位(占全身穴位總數的10)相貫通,這些穴位又 是這6條經絡的根本。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聯絡臟腑、溝通內外、貫穿上下的通道,能使人體保持著有規律而協調統一的整體生命活力。
祖國醫學早就有“上病下取,百病治足,內病外治,頭病醫腳”之說。人體五臟六腑在足部都有相應的“投影”,常進行足部按摩能刺激足部穴位,以激發經絡的調控作用,足部的經絡得以疏通,氣血運行得以流暢,從而可促進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復。
生物全息醫學(胚胎學)認為,任取人體某一局部,它都完整地排列著全身相關組織的反應點,包含著全身的信息,是全身各器官的縮影。足部也如此,故對足部對應區的刺激,可以發揮全息的功能,使相關器官得到調整,既可起到保健作用,又可達到治療效果。
古今中外實踐證明,足部按摩法能治病、防病、保健身體,且治療疾病范圍很廣,包括內、外、婦、兒、五官等科的疾病,有顯效的疾病或癥狀達到百多種,如神經衰弱、消化不良、關節炎、腰痛、中風偏癱等。
如何應對足療按摩時疼痛口渴
足部按摩時疼痛,這是很多人都會出現的,并不能就此說是健康出了問題,之所以疼痛,是因為足部的血管和神經非常豐富,而其皮膚和肌肉的豐滿程度,又相對不如身體的其他部位,故對外來的刺激更加的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