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背部疼痛
這種疼痛出現在腿痛之前,亦可同時出現。疼痛主要在下腰部或腰骶部,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椎間盤突出后刺激了纖維環外層和后縱韌帶中的竇椎神經纖維所產生。疼痛部位較深,難以定位,一般為鈍痛、刺痛或放射性疼痛。
2、下肢放射性疼痛
由于腰椎間盤突出多發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間隙,而坐骨神經正是來自腰4、5和骶1-3神經根,所以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經痛或先有臀部開始,逐漸放射到大腿后外側、小腿外側、足背及足底外側和足趾。
中央型的突出常引起雙側坐骨神經痛。當咳嗽、打噴嚏及大小便等腹內壓增高時傳電般的下肢放射痛加重。
3、麻木及感覺異常
腰椎間盤突出后,可造成神經根接觸區域的局部性壓迫和牽扯性壓迫,使神經根本身的纖維和血管受壓而導致缺血缺氧,故受累神經根支配區域出現疼痛、麻木等異常感覺。
4、肌肉癱瘓
腰椎間盤突出物壓迫神經根時間較長者,可造成神經根缺血缺氧變性而出現神經麻痹、肌肉癱瘓。
腰4、5椎間盤突出,可引起腰5神經根麻痹所致脛前肌、腓骨長短肌、伸拇長肌和伸趾肌癱瘓。腰5骶1椎間盤突出后,骶1神經根受累麻痹而出現小腿三頭肌癱瘓。
5、間歇性跛行
由于椎間盤突出物壓迫神經根,造成神經根的充血、水腫等炎性反應和缺血,當行走時,椎管內受阻的椎靜脈叢充血,加重了神經根的充血程度和脊髓血管的擴張,同時也加重了神經根的壓迫而出現間歇性跛行及疼痛。
6、脊柱姿勢改變
腰椎間盤突出后約有9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側凸,多數凸向患側,少數凸向健側,主要視突出物與神經根的關系。
側彎能使神經根松弛,減輕疼痛。如果突出物在神經根前外側時,脊柱則凸向患側。突出物在神經根內側時,脊柱則凸向健側。側彎是減輕突出物對神經根壓迫的一種保護性措施。
保守治療
一般來講,大部分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都可以通過保守治療達到緩解的目的,而保守治療包括短階段的臥床休息,藥物治療及物理治療。而物理治療當中,本人認為中醫按摩應該作為首選。如果經過3個月的正規的保守治療,還沒有達到緩解的目的,影響到您的生活和工作,則考慮采取手術治療。
微創的手術治療
一.微創手術,包含很多種,如等離子纖維環成形術/椎間盤切吸術/蛋白酶融核術/椎間孔鏡以及椎間盤鏡等,除了椎間盤鏡具有一定的效果外,其他的方法本人都不推崇,手術效果不確切,復發率高,有些方法的手術風險也大,炒的是概念。
常規的手術方法
即開放手術。隨著脊椎外科技術的不斷提高,常規手術的創傷也越來越小,一般手術切口只有3.5cm左右。常規手術由于是在直視下進行,所以操作簡單,安全性高,手術時間短,摘除徹底干凈,國外常常在顯微鏡下操作,更大大的增加了手術的安全性。缺點是術后椎間隙高度丟失,會有一定的慢性腰痛及復發,對于經濟條件不好的患者,這種手術方式可以作為首選。
結語:年輕人不要認為自己的身體倍棒,就是長時間坐著工作或者是熬夜不會有什么影響的,其實只是您沒有發現罷了,難道您沒有出現腰酸背痛的感覺嗎?沒覺得自己的腰部有點僵硬嗎?這些其實都在提醒您,要給自己的腰部做做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