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腹痛在臨床上是內科疾病的一種常見癥狀,很多疾病都可能引起肚子痛,因胃病引起的疼痛也因胃病種類的不同而不一樣。
胃病開始癌變的四個信號
凡年齡在40歲以上的胃潰瘍病人,潰瘍病癥狀在不明因素下驟然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原來治療效果較好的藥物,突然出現治療效果不佳,病人出現原因不明的低熱,一般體溫在38攝氏度以下,這可能是惡性病變的預警信號。
信號一:疼痛性質的改變
胃潰瘍為飽餐痛,疼痛在飯后半小時至2小時出現,至下次進餐前疼痛消失。一旦疼痛性質發生了改變,成為持續性的無規則的腹部疼痛或者有所減輕,應警惕。
信號二:明顯消瘦
胃潰瘍病人短期內出現容易勞累、疲憊、乏力、食欲減退,以及出現消化不良性的腹瀉,特別在進食肉類食物之后腹瀉隨之加重,惡心、嘔吐、吐隔宿食或暗紅色食物,對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有消化吸收障礙,全身狀態短期內發生急劇惡變,營養狀況變得很差,消瘦明顯,體重急速下降,出現貧血和治療不奏效的頑固性嘔吐,且藥物治療效果變差,這也可能是惡變的信號。
信號三:出現上腹飽滿、膨脹
胃潰瘍一般不會形成腹部包塊,如果在心窩部摸到包塊,質硬,表面不光滑,迅速增大,按壓有疼痛,放射到背部、左腰部、肚臍部、胸部、心前區,甚至胸骨后。隨包塊的增大,嘔吐也隨之加重,此種情況大都是發生了惡變。
信號四:無法解釋的黑便
如果潰瘍病人出現了無法解釋的黑便,或者大便潛血試驗結果持續呈陽性,并且發生嚴重貧血,這些現象均表明,胃潰瘍可能正在惡變。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男,主任醫師,消化科主任。1983年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醫學系。長期從事臨床、教學、科研及中 央領導保健工作,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及豐富的臨床經驗。掌握本專業國內、外發展動向,熟悉消化系統疾病包括:食管、胃、腸、肝、膽、胰腺疾病的診斷及治療,特別在反流性食管炎,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急性胰腺炎,肝硬化等疾病進行深入研究。在內鏡學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及熟練掌握胃鏡、腸鏡、超聲內鏡、膠囊內鏡等。
在內鏡治療方面掌握高難度內鏡治療,如胃、結腸息肉內鏡下切除、胰膽管造影、乳頭肌切開膽管取石、膽管放置支架、賁門失遲緩癥氣囊擴張、經皮內鏡胃造瘺、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套扎及硬化治療、消化道出血各種內鏡止血治療等。曾去日本、澳大利亞、奧地利接受短期培訓。多次參加國際間醫學交流。
2002年至2003年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臨床學習一年,獲美國杜克大學臨床消化病學資質證書。曾在《中華消化內鏡雜志》、《中華消化雜志》、《中華老年醫學雜志》等核心醫學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并參與消化系統疾病專著的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