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在強健骨骼肌肉,提高柔韌性、靈活性和身體應變方面,太極拳更加展示了其獨特的功效。而且很多的慢性疾病,醫生都會把太極拳作為病人恢復健康的輔助性治療方法。
太極拳的健身強身,更在于以內養外。太極拳,不同于一般的跑步、游泳等運動在運動的同時,可以順便的去思考其他的人和事兒。
太極拳強調對意念和呼吸的控制和管理,要求意念去守住身體,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要求意念不可以向外攀緣,胡思亂想,要求意念似有似無的關照自己的太極拳運動。
太極拳強調呼吸開合,調身、調息、調心,要求順其自然,融入自然,并且在練拳的過程中,要更好的去關照自己身體的感覺,進步退步,開合折疊,收放自如。
好在補充氣血疏通經絡
太極拳對身體的助益,不單單在于肌肉、筋腱和骨骼的強勁,更在于補充人體的氣血和疏通人體經絡。這方面的內容,用西方的科學研究手段,比較難以把握和衡量,只能夠運用樣本和跟蹤歸納的方法才能夠進行研究發現。
但對于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的中國人來說,補氣養血,疏通經絡,是普通不過的常用詞匯,大家都不難理解。
我們講究"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人體的很多疾病和損傷,都是由于人體氣血的不足和經絡的不通暢造成的。太極拳講究"動靜之機",靜中有動,動中寓靜,而氣血的補充和滋長,恰恰在動靜之間得以實現。
人體的氣血充足,更是有助于經絡的通暢,順帶著就幫助人體開展了肌體保健,解除人體的疾病和隱患的排除。另外,氣血充足,還有助于人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提升,對人體對抗疾病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好在融通文體富含哲理
太極拳將藝術、體育、武術和技擊,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既具有藝術表演和欣賞的價值,又具有體育運動的競賽技擊內涵,兼容并包的將這些內容網絡到一門武學之中。
文藝活動、藝術欣賞的場合,時常會有太極拳、太極劍的表演安置其中;武術類活動,太極拳更加是一門獨大,不可或缺。太極拳既是文人雅士強身健體的首要選擇,又是比武競技,防身克敵的一門厲害功夫。
太極拳既有武學的內容,又有哲學的內涵。太極拳本身就是富含哲學義理,是中國武學搏擊的一大升華。
太極拳大異于中國之前的武術種類和國際上通常的武術搏擊技術,講究以小博大、以慢打快、舍己從人、后發制人等等。而通常的武術是以快打慢、以強勝弱、以己為主,太極拳恰恰相反,走了一跳完全不同的路子。
太極拳恰恰通過走這條有違于常規的路線,將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充分體現了其哲學高度和武學至尊的地位。
好在外圓內方隨緣應物
我們練習太極拳,太極拳會在潛移默化中訓練我們,讓我們像太極拳一樣恬淡沉靜、從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