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寒濕凝滯者經前、經期小腹冷痛,按之痛甚,得熱痛減,月經量少,色暗有塊,畏寒便溏,舌苔白膩,脈沉緊。治則為溫經化瘀、散寒利濕,少腹逐瘀湯加味,小茴香、干姜、肉桂各6克,延胡索、川芎、蒼術各9克,沒藥、赤芍、蒲黃、五靈脂、烏藥、吳茱萸各12克,當歸、茯苓各15克。
3、氣血虛弱者為經后1~2日,或經期小腹隱隱作痛,或小腹、陰部下墜,痛而喜按喜揉,月經量少,色淡質稀,神疲乏力,面色少華,食少便溏,舌質淡,脈沉弱。以益氣補血止痛為治則,圣愈湯加減,人參(先煎)、當歸、熟地、雞血藤各15克,黃芪30克,川芎、香附、延胡索、炙甘草各9克,白芍18克,紅花12克。
烏豆蛋酒湯
材料:烏豆(黑豆)60克,雞蛋2個,黃酒或米酒100毫升。
做法:將烏豆與雞蛋加水同煮即可。
功效:具有調中、下氣、止痛功能。適用于婦女氣血虛弱型痛經,并有和血潤膚功效。
姜艾薏苡仁粥
材料:干姜、艾葉各10克,薏苡仁30克。
做法:將前兩味水煎取汁,將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藥汁同煮至熟。
功效:具有溫經、化瘀、散寒、除濕及潤膚功效。適用于寒濕凝滯型痛經。
姜棗紅糖水
材料:干姜、大棗、紅糖各30克。
做法:將前兩味洗凈,干姜切片,大棗去核,加紅糖煎。喝湯,吃大棗。
功效:具有溫經散寒功效。適用于寒性痛經及黃褐斑。
山楂酒
材料:山楂干30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
做法:將山楂干洗凈,去核,切碎,裝入帶塞的大瓶中,加入白酒,塞緊瓶口,浸泡7~10日后飲用。每次15毫升。浸泡期間每日搖蕩1~2次。
功效:有健脾、通經功效。適用于婦女痛經癥,并可促進身材和皮膚健美。
結語:上面已經為大家介紹了治療痛經的中藥,和什么中藥治療痛經的效果好,還有痛經如何食療。我們現在對于中藥治療痛經也有了一些了解,建議平時如果有痛經嚴重的朋友出現,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