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理失眠的關鍵,就是在控制情緒。從中醫看,失眠有很多內在的因素,比如心腎不交、陰虛火旺、肝脾不和等。而這些內在因素,無一不是通過擾亂心神,間接影響到睡眠的。在調理時,主要就是疏泄情緒,理順氣機,以達到陰陽平衡的目的。
具體的調理方法,首先是食療,能調理失眠的食物有很多,比如酸棗仁。酸棗仁一直被視為失眠人群的“福果”,能養心安神,緩解焦躁不安的情緒,同時對盜汗、口干等睡眠問題也有調理之效。睡前用15克左右酸棗仁搗碎煎水喝,便能看到效果。
和酸棗仁類似的食材,還有五味子、合歡皮等。這些食材的共性,都在于能理順情志,有安神之效。如五味子益氣,能強陰,養心,對一些頭暈目眩表現也有調理之效。合歡皮能解郁,調理心肝。
配合這些食物調理時,當然也少不了心態的調整,隨時要有個好心態。心態如果不調整,食療也難以起到效果,學會找到平衡感,降低對生活、工作的心理預期,轉變一下工作節奏,都能讓自己的心態變好。
失眠和情緒是直接相關的,大部分的失眠其實都和情緒有關。不管處于什么年齡段,不管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了什么問題,學會控制情緒,不焦躁、不煩躁、不抑郁,就很難失眠。哪怕是體內有疾患,在好的情緒和心態影響下,也不會輕易失眠。如果你也是三億分之一,是時候調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