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緊張的解除和外周毛細血管的開放可降低外周阻力,對血壓也可起到良性調整作用。
4、整脊利節的作用
國內外手法專家注意到,人體很多疾病與脊柱的排列輕微紊亂有關。推拿中的一些特殊的矯正手法,對脊柱后關節紊亂有防治作用。
而常用的脊柱按壓手法,除了對全身的調整作用以外,對脊柱畸形、脊椎的退行性病變也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推拿可以改善關節周圍的血液循環,促進關節潤滑液的分秘,加快關節滲出液的吸收,從而消除關節內和關節周圍的積液、水腫。
推拿中的被動運動性手法,可適當牽拉韌帶,增強韌帶的彈性和張力,保持或恢復關節的生理活動度。
防止骨質疏松、關節韌帶扭傷和關節周圍組織粘連。推拿對頸椎病、肩周炎等疾病也有防治作用。
10種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
1、推法
推法有直推、旋推、分推和合推四種,推法是在線或面上的操作手法。直推是以拇指指面或側面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有時候也可能用食指和中指的指面作直線推動。
旋推是拇指面在穴位上作順時針方向的旋轉推動,曾經有媽媽就問過我:“老師,順時針是哪個方向的順時針?”我笑著告訴她:不管處于任何方向,順時針始終是順時針。
分推是用兩只手拇指的指面或側面,從穴位中間向兩旁分向推動。合推則是從穴位兩旁向中間推動。
推法在成人按摩中也經常用到,但二者的力道卻是完全不同的,使用小兒推拿時,推的力道一定要輕柔,就像被微風吹起的柳枝,輕輕撫摸水面的感覺,速度要快。
直推和旋推差不多每分鐘150-250下,分推、合推每分鐘約20-50下,推的時候要注意:速度快但不輕浮,力道輕但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