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痧時患者坐位或臥位,充分暴露局部皮膚。施術者用拇指腹和食指第二指節蘸冷水后,扯起一部分皮膚及皮下組織,并向一側牽拉擰扯,然后急速放開還原。也可用拇、食、中三指的指腹夾扯皮膚,依上述手法連續地向一定的方向擰扯,重復往返數次,以所扯皮膚處發為止,如病癥較重時,扯拉的力量可加大,直至皮膚出現紅斑。扯痧對皮膚有較強的牽拉力,故常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機體反應,扯拉病人局部可有疼痛感,扯后周身有松快舒適感。
點揉法
指用手指在患者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進行點壓,同時做圓形或螺旋形的揉動,是點壓與指揉的復合手法。該法不屬于刮痧手法而屬于按摩手法,在治療和保健中常與刮痧法配合應用,可起到增強療效和彌補刮痧療法不足的作用。在刮痧治療中主要用于頭面部、腹部、肢體關節及手足部。
挑痧法
用針刺聽患者體表的部位,來治療疾病。但是人們不可輕易在家嘗試這種刮痧方式,一定要找專業人士去做,否則自己的身體會有所傷害的。
挑痧前須準備75%酒精、消毒棉簽和經過消毒處理的三棱針、中縫衣針1枚,或916號注射針頭1個。刮拭者先用棉簽消毒局部皮膚,在挑刺的部位上,用左手捏起皮肉,右手持針,輕快地刺入并向外挑,每個部位挑3下,同時用雙手擠出紫暗色的瘀血,反復56次,后用消毒棉球擦凈。
放痧法
又稱刺絡療法,以針刺靜脈或點利穴位出血,用于因痧而達到治病的施治方法,叫做放痧療法。
治療時病人取舒適體位,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如在靜脈放痧時,應先將患者左臂近心處用布帶或止血帶捆緊,要求患者握掌,然后,在局部用碘酒棉球消毒皮膚,再用75%酒精脫碘。然后針刺放血。在穴位放血時,可根據病情需要,經皮膚消毒后,用三棱針或縫衣針直接點刺。
放痧可分為瀉血法和點刺法。與挑痧法基本相似,但刺激性更強烈,多用于重癥急救。
此法主要應用于頭部、頸項、背部及面額的太陽穴和印堂穴。本方法簡便,容易掌握,容易施用,效果較好。
總結:相信大家看完小編為大家講解的有關于刮痧的好處和手法,相信大家已經銘記于心了,回家以后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刮法,難度大了一點或者對自己身體有傷的手法還是要專業人士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