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的手法
直按刮法
先用熱毛巾擦洗被刮痧部位,在后在那個部位再涂上相對應有關刮痧的介質,在用刮痧工具直接觸碰患者的皮膚,反復的刮,直到皮層便表面上出現痧痕跡就可以了。
間接刮法
在將要刮的部位上放一層薄布類的物品,然后再用刮痧工具在那個不上面直接刮就可以了,這個方法是很有效的能去保護好皮膚的,主要還是用于兒童和老年人之類的。
撮痧法
根據手法又可分為挾痧法、扯痧法、擠痧法、拍痧法及點揉法;
挾痧法
又稱揪痧法,在民間稱之為“揪疙瘩”,是指在患者的待刮拭部位涂上刮痧介質,然后施術者五指屈曲,將中指和食指等彎曲如鉤狀,蘸刮痧介質后夾揪皮膚,把皮膚和肌肉挾起然后用力向外滑動再松開,一挾一放,反復進行,并連續發出“巴巴”的聲響,在同一部位可連續操作6-7遍,被挾起的部位就會出現痧痕,造成局部瘀血,使皮膚出現血痕的除痧方法。施行本法時不需要任何器具,只需用手指即可。
揪痧療法靈活,可根據病情選擇施治部位,頭痛、發熱、身體乏力,自己可以給自己揪,是一種非常實用的自我療法。
扯痧法
在患者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用大拇指與食指用力提扯患者的皮膚,使扯痧部位表皮出現紫紅色或暗紅色的痧點,以達到治療疾病的方法,稱之為扯痧療法。扯痧療法在我國民間流傳久遠,每當感受暑濕引起痧癥或不適,常用手指將患者的皮膚反復捏扯,直至局部出現瘀血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