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有種習慣,在炒菜的時候總會加點味精使菜變得更加有味呢?味精?對了,今天小編要講的就是“致癌門”味精的問題。其實味精并不是一個很好的調味料,所以盡量不要吃哦!
味精身陷“致癌門”
據了解,根據1992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調查發現,只有部分人對味精有過敏反應;他們又利用白老鼠做試驗,發現只有部分白老鼠攝取味精后,帶有癌細胞和腫瘤。溫度超過120℃,味精便會生成致癌物質——焦谷氨酸鈉。通過小白鼠實驗發現,食用大劑量味精會使視網膜變薄。
現在有不少人生活科學節約,外出就餐時吃不完的食物都打包帶回。第二天放進微波爐中高溫加熱,由于微波爐的加熱高溫一般在280℃度左右,因此,高溫下會有一定比例的味精生成焦谷氨酸。
此外,營養學專家指出,味精使用不當會產生不良后果,對人體健康產生副作用,因此在烹調味精時有八忌。
使用味精的八忌
首先,使用味精時一忌高溫使用。
烹調菜肴時,如果在菜肴溫度很高的時投入味精就會發生化學變化,使味精變成焦谷氨酸鈉。這樣,非但不能起到調味作用,反而會產生輕微的毒素,對人體健康不利。科學實驗證明,在70℃-90℃的溫度下,味精的溶解度好。
所以,味精投放的佳時機是在菜肴將要出鍋的時候。若菜肴需勾芡的話,味精投放應在勾芡之前,根據高溫不應放味精這個道理可以得知。
其次忌加在熄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