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秋天是進補的好時節,滋補正確了,才能改善一些身體上的各種虛弱癥狀。下文將闡述一些進補法則,以及不同的人群所對應的進補法。
季虛癥進補法一 氣虛多食人參
表現:主要為神疲乏力、氣短、大便溏薄、易出虛汗、倦怠等乏力癥狀。
代表補品:人參。包括西洋參、白參 (生曬參)、野山參、紅參(朝鮮參、高麗參) 等。一般說氣虛而稍偏熱的,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肝炎、更年期綜合癥者應服用西洋參為宜;單純氣虛者可服用白參(生曬參),氣虛較嚴重者可服用野山參, 因為野山參補氣的功效顯著;反之,氣虛偏寒的應用紅參(高麗參)進補,紅參有補氣溫陽的功效。
補氣食品:粟子、花生、蓮子、棒子仁、荔枝、大棗、糯米、粟米、牛肉、牛肚、豬腎、羊肚、羊心、黃羊肉、驢肉、田鼠肉、雞肉、雞腸、黃鱔、泥瞅、鯽魚、章魚。
秋季虛癥進補法二 血虛首選阿膠
表現:相似于現代醫學的貧血癥,指經常出現頭暈、眼花、面色萎黃、失眠、多夢等癥狀。口唇指甲蒼白、女子月經延期、量少色淡或經閉、產后出血過多等。
代表補品:阿膠、當歸等。阿膠就是驢皮膠,有補血、止血的功效,除了用阿膠熬制膏外,可做為婦女補血調經的常用補血藥。
補血食品:豬肝,豬心,豬皮,羊肝,牛肝,牛蹄筋,雞肝,帶魚,貓肉,胡蘿卡,龍眼肉,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