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要正確對待失眠3大誤區
誤區一:睡眠時間決定睡眠質量
許多老年人對睡眠的看法不正確。衛生部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華說,許多老年人睡眠減少,其實很多是隨年齡增加引起的睡眠減少,這是正常現象。因為60-80歲的老年人新陳代謝減慢,精力消耗較少,睡眠時間平均為5-6.5個小時,出現入睡和覺醒時間延長、睡眠中短時間覺醒次數增加等,均屬正常。
張華認為,老人一天只要睡夠四五個小時,而且第二天能精神飽滿,就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失眠的問題。因此,上了年紀的人千萬別陷入“睡眠時間的長短決定睡眠質量”的誤區,盡管睡眠時間減少,但只要第二天感覺精神狀態良好,就說明沒問題。
誤區二:失眠去看神經科
大多數老年人出現失眠時,往往會去醫院的神經科就診。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醫學心理中心主治醫師王崴稱,失眠屬于精神科的診治范圍。因為失眠很可能是由于精神或心理問題引起的,失眠往往是許多精神或心理疾病的一個癥狀,如抑郁癥,焦慮癥,精神分裂癥等,治療時應該先找出原因,先治療原發疾病,才能治好失眠。因此,王崴建議老年人,如果出現長時間的失眠,不妨先去精神科查查原因。如果老年人因精神疾病出現失眠,非專科醫生僅僅給老人開幾粒安定類藥物,很可能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