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密碼從身體特征看短壽征兆·身體做長壽體質 ·四個秘法強健身體防疾病
多數耳鳴、耳聾中醫主張從腎入手,從虛論治,但部分患者療效不佳,筆者總結了前人理論及臨床表現,從痰論治。
《名醫雜著》所云:“耳鳴之癥或鳴甚如蟬,或左或右。時時閉塞,世人多從腎虛論治,殊不知此痰火上升,郁于耳中而為鳴,郁甚則閉矣。
若遇此癥,但審其平昔飲酒厚味,上焦素有痰火,只用清痰降火治之”。朱丹溪:“無痰不作眩”,“怪病多痰”,“痰生百病”。痰郁則化熱,痰熱郁結,循經上壅,耳竅被蒙,故耳鳴不休,所謂“痰熱郁結,壅而成鳴”。
此類患者多有耳鳴突發,形體肥胖 ,頭昏而脹,咳唾脅痛,痰多而粘,舌邊、尖紅,苔黃膩,脈弦滑數等癥,一定要注意健康養生。
具為痰熱內郁之候,故以清熱化痰為治則,以溫膽湯、清氣化痰丸、礞石攻痰丸為主方加減:瓜蔞仁12g,杏仁10g,枳實10g制南星12g,法半夏8g,橘紅8g,獲苓10g,黃芩10g,生山桅10g.龍膽草8g,礞石30g先煎,大黃6g后下。
3.活血化瘀法
久病耳鳴中醫認為“久病在血”,“久病多瘀”,瘀阻耳竅,氣血流行不暢,耳竅失養所致。現代研究認為某些類型耳鳴、耳聾與耳部微循環障礙有關。
對耳鳴、耳聾患者的甲襞微循環測試,多數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微循環障礙,主要表現在襻周狀態和血液流態上。其中,中醫辨證瘀血型患者的微循環改變較為明顯。
該類患者部分是由于耳部血管遭受到刺激后,造成微血管痙攣,血流受阻所致,西藥用654-2、西比靈、丹參注射液等解除痙攣,恢復血流。
此類患者臨床兼有頭痛如刺,部位固定,頭昏,舌質紫暗,脈細澀等瘀血表現。治法:活血化瘀通竅。
方用王清任通竅活血湯等加減:桃仁10g 紅花6g 麝香0.3g 生姜5片 蔥白2根 紅棗5枚 川芎6g 赤芍10g
4.清肝降火法
部分耳鳴患者,或由于化膿菌感染所致,或素有高血壓史,加之素嗜辛辣,郁怒傷肝,肝火暴亢,循經上炎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