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治療色斑
面部色斑是發生于面部的淡褐色或褐色斑,為一種常見的色素沉著性皮膚病。本病相當于中醫的“肝斑”、“黧黑斑”,多發于中年婦女。
臨床表現為對稱發生于顏面,損害為黃褐色或深褐色片狀色素沉著,邊緣一般明顯,形狀不規則,尤以兩頰、額部、鼻、唇等處多見。多見于女性。日光照射可促發本病或使其加重。呈慢性過程,患者常無自覺癥狀。中醫分為肝郁氣滯、肝腎不足2種類型。
一、肝郁氣滯
(一)癥狀
面部色斑伴有情志抑郁或易怒、口苦、口干便秘。
(二)治法
(1)選穴
局部病變部位、大椎、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腎俞、陽陵泉、太沖。
(2)定位
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心俞:在背部,當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膈俞:在背部,當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肝俞:在背部,當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膽俞:在背部,當第十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脾俞:在背部,當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腎俞:在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陽陵泉: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
太沖:第一、第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