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泡腳一般以泡到全身發熱,有微微出汗,就算是泡好了,泡完腳后要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好是一邊泡腳,一邊喝溫水或生姜紅糖水,讓身體內部多產熱,通過出汗讓寒濕及時排除體外。
3、泡腳水的溫度
這要視每個人具體耐熱程度而定,剛開始泡溫度可以低一些,然后再慢慢地增添熱水,不斷加溫,泡到全身發熱為止。
泡腳時間并非越長越好,應以腳背泛紅、身體微微出汗為宜。泡腳溫度因人而異。人的正常體溫是36℃~37℃,泡腳的水溫要比正常體溫高出2℃~3℃,約為40℃。腳上繭較多的人,水溫可適當高一點;小孩皮膚嫩,水溫要低一點;糖尿病患者,因為腳部皮膚不敏感,所以,水溫也要低一點,過高易引起皮膚燙傷。
4、泡腳的水中不要隨便加東西
好不要在泡腳的水中隨便加東西,因為由于熱力的作用,泡腳用的藥物是很容易吸收的。身體內寒氣重時可以加艾葉一起泡,但不能天天加,一周加1-2次,艾葉加一小把就可以了。
記住,千萬不能在泡腳的水中經常加鹽,那樣會傷腎,容易引起全身浮腫,已經有很多人因看一些保健報刊上推薦以后用鹽水泡腳而引起全身浮腫、內分泌紊亂及原有的腎病加重的。腳氣嚴重的人可以在泡腳的水中加入醋,能殺菌、止癢。
怎樣算是泡好腳了呢?
那就是泡到你的后背感覺有點潮,或者額頭出汗了,就算是好了。注意,千萬不要出大汗。因為汗為心之液。出汗太多會傷心的。只要出微汗就OK了,說明你的經絡上下貫通了。這也是證明你經絡是否通的一個辦法。
冬天天天泡腳好嗎?冬天泡腳是養生,可每天堅持,但春天來了就別泡太勤。因為此時正是“生發”之季,應該保持體內陽氣,使之不斷充沛,逐漸旺盛,熱水泡腳容易讓陽氣朝外發散,泡多了反而造成耗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