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玉林一直熱愛研究紫砂文化。“學習紫砂歷史,如同紫砂結伴步千年路云和月,從而得獲紫砂的妙音真諦,這是從業紫砂的前提。”在莊玉林的一篇論文中,他寫道,欣賞品鑒名家巨匠的經典杰作,從中吸收精華,達到轉益多師,可以提高文化修養,不斷臻進日后的技藝和見解。
“別人做的方壺傳統的多,我做的方壺創新的多。”莊玉林這樣概括自己方壺的特點,他說,每一件作品都是我認認真真,傾注了很多心血去做出來的。
1988年,紫砂廠組織中央美術學院的培訓,請來著名陶瓷藝術設計家張守智和著名藝術家韓美林傳授理論知識,莊玉林參加了為期八個月的培訓。
培訓完后,莊玉林的藝術功底有了很大進步,但是他甚至光有理論是不夠的,關鍵還是要去實踐,在做的過程中不斷去思考、去提升。
于是,他開始注重和懂壺之道的人交流壺藝,并和一些知名藝術家合作。
如他與中國美術大師譚泉海合作的《六方醒辰》、陶瓷藝人毛國強合作的《紫圓壺》,都是他代表作中的精品。
創新需要與眾不同的思維。莊玉林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創作方法。
“我會先想象一個比較好的新造型,再打一個小樣。”莊玉林說,不斷完善后,再根據比例放大,做出容量大的成品。
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要求,到目前為止,莊玉林的作品并不多,但是他的每部作品都是他用手上的溫度,眼里的光度,心里的熱度鍛造出來的精品。
紫砂發展,在于創新,更在于有責任感地去擔當。莊玉林身兼傳承,又心系創新,爭做與眾不同的領航者,謀求的并非是速度上的數量,而是無限的質量。
作品欣賞
古韻方壺
此壺選用家藏老紫泥,壯碩大氣,壺身呈扁方長形,六方飛把與三彎嘴呼應,作品干凈利落,明快大方,棱角分明,將方器的特點發揮至極點,而老紫泥所透出的色澤更明亮而幽然,壺身透著股古韻氣質。
意方壺
選用家藏老紫泥全手工制作而成,510CC大品壺,造型端莊肅穆,穩重大方,造型明快、工整有力、具陽剛之氣。而老紫泥特有的溫潤明快給作品增加古樸厚重之感,泥、形、功、工四種各項都是上乘,方器作品的口蓋制作處理十分嚴格,莊玉林老師此款意方壺壺蓋隨意調動壺蓋方向,均與壺口嚴密吻合,絲絲和縫,處處貼切,可見其深厚功底,從至下欣賞線條的美感令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