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茄子
《本草綱目》上說“茄子味甘、性寒、無毒。主治寒熱、五臟勞損及瘟病。吃茄子可散血止痛,去痢利尿,消腫寬腸”。《醫林纂要》稱茄子“寬中、散血、止瀉”。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茄子中豐富的維生素P,可增強細胞間的粘著能力,能防治微血管脆裂出血及其增進傷口愈合。所以,常吃茄子可防治腦溢血、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癥,對慢性胃炎等也有一定醫治效果。
5、黃瓜
《本草求真》里提到黃瓜“氣味甘寒,服此能清熱利水”,所以,酷熱的夏天多吃些黃瓜是有好處的。黃瓜的含水量為96%~98%,為蔬菜中含水量高的。它含的纖維素很柔嫩,這對增進腸道中腐敗食物的排泄及其降低膽固醇均有一定效果。
1、多休息:發生中暑癥狀時應多休息,避免再進行劇烈的運動,以免身體產生更多的熱量而導致癥狀加重。同時應盡量保持平躺,脫掉多余的衣物,以保持呼吸暢通。此時還可使用物理方法幫身體降溫,比如使用沾了冷水的毛巾身體皮膚就能起到非常好的降溫解暑作用。如果出汗非常多,可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喝水,同時還可以補充一些淡鹽水。在癥狀好轉后,可以吃一些具有消暑解暑作用的清淡食物,但不能吃油膩、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更不能抽煙喝酒。
2、盡快遠離高溫環境:當發生中暑癥狀時,如果能夠自己移動,就要盡快轉移樹蔭下和有風扇的房間等陰涼的地方,但要注意的是,不能馬上進入溫度非常低的空調房間,防止身體受到刺激而引起其他并發癥。
3、服用藥物:治療中暑的好的藥物就是中成藥了,并且中暑患者可選用的中成藥也非常多,比如仁丹或者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藥物的效果都非常好。還可以在前額和太陽穴等部位涂抹一些風油精或清涼油,能起到醒腦開竅、安神養神的效果。
結語:上文已經為大家介紹了夏季怎么預防中暑,我們現在應該知道怎么做能減少中暑出現了。夏季的時候要減少外出 ,特別是在中午和下午的時候,不能長時間在室外活動,發現自己有中暑的跡象應該要及時的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