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是很可怕的疾病,大家都比較害怕這種疾病,因為它很難治愈,并且對人的生命造成威脅。結腸癌也是癌癥當中的一種。那么,什么是結腸癌呢?結腸癌早期有什么癥狀?我們應該如何預防?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什么是結腸癌
結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它是發生在人體結腸部位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經常發生在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的地方,一般年齡四十到五十這個階段的人群發病率高,男女比例是2~3:1。
發病率占胃腸道腫瘤的第3位。結腸癌主要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體形態呈息肉狀、潰瘍型等。
結腸癌可沿腸壁環行發展,沿腸管縱徑上下蔓延或向腸壁深層浸潤,除經淋巴管、血流轉移和局部侵犯外,還可向腹腔內種植或沿縫線、切口面擴散轉移。慢性結腸炎患者、結腸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為易感人群。
便血
大腸不同部位癌腫,其表現便血的時間和性質不同。便血常是直腸癌病人的第一個癥狀,早期量少,在大便條的一側出現血痕;乙狀結腸癌便血與直腸癌相似,但大便顏色會變黯,或呈醬紫色或黑紫色。
大便習慣改變
排便習慣的改變包括排便時間和次數的改變,還有便秘以及不明原因的腹瀉。
大便形狀改變
大便受癌腫壓迫,大便變細或有凹痕,有時還附有一絲絲血痕。
排便疼痛
約50%的直腸癌患者排便時伴有疼痛。
腹痛
一部分患者以腹部隱痛為首發癥狀,另一些發生不完全腸梗阻者,表現為陣發性絞痛,并可伴有腹脹。
腹泄
部分患者以腹泄為首發癥狀,可為粘液血便、粘液膿血便或為溏薄稀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