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性關節炎的癥狀
1、創傷史
關節內骨折,屬關節囊內骨折,涉及關節多見的是肘關節,包括了肱骨內,外髁或髁間骨折,其次為踝關節,包括踝和距骨骨折,再次為膝關節,包括股骨髁,脛骨髁和髕骨骨折等,造成關節軟骨的損傷,是發生創傷性關節炎常見原因之一。
2、負重過度
由于肥胖或骨折畸形愈合,發生膝內,外翻畸形,則負重線內移或外移,而使關節面有效負重面積減少,關節單位面積內的骨小梁壓力增高,可發生骨小梁微小骨折,而發生骨質塌陷,同時也出現軟骨下骨硬化現象,晚期則膝內側關節間隙消失,骨硬化區擴大,外側關節間隙增寬,后內側平臺骨質吸收,導致外側副韌帶松弛及膝關節半脫位。
3、先天性畸形
屬繼發性骨關節炎,是指有某些病變存在,如髖關節先天性脫位,髖臼先天發育不良,扁平髖等原因所致。
4、癥狀
本病可發于任何年齡組,但以青壯年多見,多發于創傷后,承重失衡及活動負重過度的關節。
(1)早期臨床表現
受累關節疼痛和僵硬,開始活動時較明顯,活動后減輕,活動多時又加重,休息后癥狀緩解,疼痛與活動有明顯關系。
(2)晚期臨床表現
關節反復腫脹,疼痛持續并逐漸加重,可出現活動受限,關節積液,畸形和關節內游離體,關節活動時出現粗糙摩擦音。
5、體征
(1)步態
不同的病情可有其特殊的病理步態,創傷性關節炎為抗痛性步態,即行走時,當患側足著地后,因負重疼痛而迅速更換健側足起步,以減少負重,故患肢邁步小,健肢邁步大。
(2)畸形
因負重力的改變可出現下肢畸形,如膝關節內,外翻,正常膝關節有一定的內翻和外翻范圍,生理外翻角度,正常男性約10°,女性10°~15°標準站立位兩膝相靠,兩膝間距不大于5cm,若膝外翻角大于15°,內翻兩膝間距大于5cm稱為膝內,外翻畸形,本病臨床以內翻畸形多見。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創傷性關節炎也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創傷性關節炎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比較多見的疾病,我們在出現了這樣的疾病的時候,我們就要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治療才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