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痛風把握關鍵要素
近年來,因痛風到北京友誼醫院風濕科就診的患者逐年增加,且痛風的發病年齡多在50歲上下,患病率隨年齡而增加,男性患者遠遠高于女性患者,多數女性病人為絕經后婦女。
尿酸長期增高是痛風發生的關鍵原因
段主任介紹說,痛風是全身慢性代謝性疾病,因體內嘌呤代謝異常,使血中的嘌呤代謝產物——尿酸含量增高。血液中尿酸長期增高是痛風發生的關鍵原因。痛風的首發癥狀常出現在一個關節疼痛并持續數天,然后癥狀逐漸消失,關節功能恢復。在下一次痛風發作前一般沒有癥狀。但如果病情加重且在發作后不積極治療,將會導致更頻繁的發作并可波及多個關節,病變關節將產生永久性損害。痛風的急性發作只有輕微頭痛和發熱,而關節的劇痛通常在晚上發生,一般是發生在足部的各個關節及受累關節,在開始幾小時內發熱充血,關節腫脹,并伴有劇烈的疼痛,一天后達到高潮,使人疼痛難忍,如不治療幾天后可自行消退,但絕大多數會復發,且癥狀會持續更長,受累關節會越多,后發展成慢性痛風性關節炎。
飲食控制可有效預防痛風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一般沒有先兆,微小的損傷、手術、過量飲酒、過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疲勞、情緒緊張或各種疾病均可誘發。典型的癥狀是在夜間發作的單個或數個關節的劇烈疼痛,且疼痛會逐漸加重,令人難以忍受,還會出現關節紅腫、發熱和觸痛等癥狀。段主任建議,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期的患者應忌食高嘌呤食物,如:酵母、胰臟、濃縮肉汁、肉脯、沙丁魚、鳳尾魚、動物心臟等。可吃葡萄、橘子、山楂、番茄、蘋果、咖啡、茶、奶、蛋、海藻類等低嘌呤偏堿性食物。急性期過后可食用一些棄湯汁的瘦肉類食品。
段主任強調,痛風患者平日若不注意飲食控制,當高尿酸血癥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尿酸鹽結晶就會沉積在各個關節,引起關節的變形并逐漸喪失其功能,隨著尿酸鹽結晶的增加,后導致關節組織完全破壞,使關節喪失活動功能。痛風不僅可引起急慢性關節炎,而且常累及腎臟引起間質性腎炎、泌尿系統結石。
專家建議,為了預防和治療痛風,飲食上應做到三多三少:l)多飲水,少喝湯。痛風患者要多喝白開水,少喝肉湯、魚湯、雞湯、火鍋湯等。多飲水也是一種治療手段,它可以稀釋尿酸,加速排泄,使尿酸水平下降。飲水要飲白開水,因白開水的滲透壓有利于溶解體內各種有害物質。湯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飲后不但不能稀釋尿酸,反而因肉食中核蛋白含量高,導致尿酸增高。痛風患者可以吃煮過的肉而不喝湯,因湯中可能已經溶入了50%的嘌呤。2)多吃堿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痛風患者本身有嘌呤代謝紊亂,尿酸異常,如果過多吃酸性食品,會加重病情,不利患者康復。而多吃堿性食物,能幫助補充鉀、鈉、氯離于,維持酸堿平衡。3)多吃蔬菜,少吃飯。多吃菜,有利于減少嘌呤攝入量,增加維生素C,增加纖維素。少吃飯有利于控制熱量攝入,限制體重、減肥降脂。
積極控制相關慢性病
近年來,國內外報道,高尿酸血癥與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癥、糖尿病等發生率有相關性。長期高尿酸血癥會加重人體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使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率顯著增高。因此,高尿酸血癥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規范治療。
結語:通過上面的介紹,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痛風應該如何治療了吧,對于痛風的治療,我們更注重于平日的保健。痛風經常發上在中年人身上,所以,中老年人更要注意痛風的防治了。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