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對很多人來講并不陌生,但很少有人知道,刮痧不但可以治療疾病,還可以通過觀察痧印,判斷病情的輕重。下面出現的兩張痧印照片,一張顏色深重,另一張顏色清淺。您知道這兩種痧印分別提示身體出了什么問題嗎?刮痧的作用有哪些呢,如何正確刮痧呢,下面隨著北京電視臺養生堂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刮痧后皮膚表面出現潮紅、紫紅或紫黑色瘀斑的現象,稱為“出痧”。這是一種刮痧后出現的正常反應,一般數天后可自行消失,不需特殊處理。
李老師告訴我們,在采用相同手法刮痧的時候,通過觀察痧印的顏色、出痧速度、出痧面積等指標,可以推斷出身體內疾病的病情輕重。
春天是心理疾病高發的季節,這個季節天氣變化大,病人情緒波動也大。中醫治療這類疾病,從肝論治。出現了肝郁氣滯的相關癥狀,可以用刮痧的方法疏肝理氣。
李老師臨床擅長用通督啟神的方法,治療這類疾病。
首先找到百會穴,用刮痧板的棱角,按壓穴位至微微酸脹,然后用刮痧板的平面,以百會穴為起點向前后左右四個方向刮,每個方向刮20至30次。
接下來找到印堂穴,先點按至微微脹熱,再用角刮法,從印堂向上刮,同樣也是20至30次。力道不用太大,以自我感覺舒適即可。
除了按時吃藥、合理飲食、控制情緒外,采用刮痧的方法也有很好的降壓效果。李老師告訴我們,高血壓患者可以采用開四關的方法輔助降壓。
左右手合谷穴、左右腳太沖穴,合在一起就是四關。
首先找到合谷穴,點按穴位至酸脹,然后從上往下刮100下,左右手順序操作。
然后找到位于足背側的太沖穴,同樣先點按穴位至酸脹,再從太沖穴向趾縫刮100下,左右腳依次操作即可。
針對高血壓患者而言,開四關的方法更適合日常保健。如果希望血壓快速下降,推橋弓的方法見效更快。
操作時刮痧板與患者皮膚保持45度,自上而下刮痧。
需要注意的是,刮痧時力度一定要輕,且不可兩側同時進行,以免血壓降得太快,一般每側刮30次即可。
本期嘉賓介紹
男,1965 年6月生,漢族。1987年畢業于黑龍江中醫學院中醫系本科,1990年畢業于黑龍江中醫學院獲醫學碩士,2000年畢業于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獲針灸學博士?,F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副書記。
兼任北京針灸學會現代針灸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針灸學重點學科骨干,中國性學會理事,中國針灸學會腦病科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國家自然基金及教育部評審專家。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作為援疆干部任新疆醫科大學中醫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與重點領域:針刺手法與針刺干預中樞神經損傷的機理研究。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