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是非常痛苦的疾病,患有痛風將直接影響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甚至還會拖累家人。那么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中風呢?那就讓我們一起隨著養生堂官網欄目徐春軍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如何預防中風
1.及時治療誘發病
痛風的發生往往都是一些常見疾病所誘發的,所以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現可以誘發的疾病,一定要積極地進行相關的治療。
可能引起中風的疾病,如動脈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血癥、肥胖病、頸椎病等應及早治療。
高血壓是發生中風危險的因素,也是預防中風的一個中心環節,應有效地控制血壓,堅持長期服藥,并長期觀察血壓變化情況,以便及時處理。
2.重視中風的先兆征象
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一些中風發先兆現象,這樣對我們積極有效的預防才會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也有利我們的健康。
留意頭暈、頭痛、肢體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等先兆中風現象。一旦小中風發作,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3.消除中風的誘因
如情緒波動、過度疲勞、用力過猛等。要注意心理預防,保持精神愉快,情緒穩定。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規律的生活作息,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壓急劇升高,引發腦血管病。
4.飲食結構合理
飲食是好的補藥,所以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這樣對于預防中風能夠起到非常好的療效,有利健康。
以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為宜,適當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戒除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
每周至少吃三次魚,尤其是富含ω-3脂肪酸的魚類,或者服用深海魚油。ω-3脂肪酸能夠調節血液的狀態,使血液較不容易形成凝塊,進而防止腦梗塞。
5.戶外活動注意
應逐步適應環境溫度,室內空調溫度不宜過高,避免從較高溫度的環境突然轉移到溫度較低的室外(特別是老年人),外出注意保暖。
有過中風史的患者還要注意走路多加小心,防止跌跤;此外,日常生活起床、低頭系鞋帶等動作要緩慢;洗澡時間不宜過長等。
6.飲食營養
病人的病情輕重,有無并發癥,能否正常飲食,消化吸收功能、體重、血脂、血糖、電解質等因素,提出不同的飲食營養治療方案。
在急性期飲食治療是讓病人能度過危急階段,為恢復創造條件。恢復期應提出合理飲食的建議,糾正營養不足或營養失調,促進恢復和防止復發。
本期嘉賓介紹
徐春軍
男,研究生導師、主任醫師、教授。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副院長,從師于肝病大師、國家級名老中醫關幼波教授,一直從事中醫結合治療內科肝病和傳染病的醫教研防工作。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臨床疾患頗有研究,尤其擅長對頑固性肝腹水、酒精性肝病、乙肝病毒變異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曾先后入選北京市委組織部十百千人才培養計劃、北京市125人才培養計劃等,主持承擔了國家科技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北京市等多項科研課題,以及國家“七五”、“八五”攻關課題,在國內核心雜志上共發表論文20余篇,主編和參編專著9部。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