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不僅是一門武功,同時它的出現對于醫學界也有著重大的貢獻,經常練習太極拳的人一般不容易受到疾病困擾,這就是太極拳的養生機理所帶來的效果。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講太極拳對于高血脂有著什么樣的療效。
說到太極拳對于高血脂的療效,我們先來看看高血脂是如何形成的。
高血脂癥是一個總的名稱,當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磷脂等血脂成分,一項或三項高于正常值,稱為高血脂癥,也稱作高脂血癥。
它是脂質代謝失調的表現,對健康的意義在于它與多種疾病有密切關系,而受重視的是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
所以說,高血脂容易引發其它病狀,我們遇到了一定要及時治療。
吃得好了,運動少了,血脂就高了。目前,高血脂癥的患者極為普遍,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它對腎臟、末梢循環、胰臟、瘙癢癥、免疫系統、血液系統疾病也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
太極拳練習節奏緩慢,強度適中,長期練習可促進血液循環,有效改善脂蛋白的構成,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可見,太極拳雖然動作緩慢,但是經常練習對人體可以產生潛移默化的好處。
深入鍛煉太極拳運用腹式呼吸法,可加大膈肌的舒張與收縮,使橫膈肌上下運動幅度加大。腹壓增大有助于加快血液流動。
同時,在練習太極拳過程中,肌肉有節奏的放松與收縮以及毛細血管反射性擴張,使血液通暢,靜脈回心血增加,減輕了心臟負擔,降低血壓,減少了血脂在血管壁上的沉積。
練習太極拳不僅要求身心放松,而且要求大腦放松,在大腦皮層支配下,神經、肌肉的放松又能反射性地使全身動脈得到舒張,這對延緩小動脈血管硬化也是十分有益的。
太極拳在強調自然呼吸的同時,尤其對呼氣特別重視。從現代醫學來看,正常情況下,吸氣時交感神經興奮,呼氣時副交感神經興奮。
交感神經興奮時,全身處于緊張狀態,心跳加快。副交感神經興奮時,全身出現舒緩狀態,心跳減慢。
在練拳時注意呼氣,交感神經興奮性相對減弱,這時血管就處于舒張狀態,毛細血管舒張,血液流動暢通,微循環灌注,因此使血壓下降,減輕心臟負擔,對防治高血壓引起的冠心病很有好處。
一項臨床研究顯示,太極拳的慢動作在顯著降低血壓方面與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具有同等效果。練習太極拳還可以改善健身者的心肺血管功能,甚至包括做過冠狀動脈迂回手術的病人。
練習太極拳還可避免過氧化脂質水平增高。高血脂癥患者伴有脂代謝紊亂,其特點是:血漿甘油三脂(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膽固醇(LDL-C)濃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濃度降低。
練習太極拳能使人的血液TC、LDL-C水平顯著下降。長年堅持練習太極拳可調節脂類代謝,降低血糖,增加HDL-C及HDL- C/TC比值,而血漿HDL含量與冠心病發病率成反比。
練習太極拳可使血液非酶抗氧化能力顯著提高,對改善老年人的血脂代謝、提高機體供氧能力、延緩衰老有著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