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能不能吃雞蛋
雞蛋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正是因為其高蛋白,很多人認為感冒時吃雞蛋會加重身體負擔,所以感冒不能吃雞蛋。很多人質疑,感冒發燒的人吃雞蛋會讓人體熱量增加,使得“燒上加燒”。這讓很多把雞蛋當作佳補品的人憂心忡忡。那么,感冒能不能吃雞蛋?下面小編為你介紹。
感冒能不能吃雞蛋?
感冒能不能吃雞蛋?網上一般認為,感冒不能吃雞蛋。因為感冒病人的進食熱量將直接決定其是否能抵抗感冒病毒、促使機體康復。雞蛋的主要成分為卵球蛋白,是一種完全蛋白質,99.7%能被人體吸收。因此進食雞蛋后會產生一定的額外熱量,使機體熱量增高,導致發燒癥狀惡化。
“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專家說,人在進食后體溫都會略有升高。這是因為食物在體內氧化分解時,除了本身釋放熱能外,還會增加人體的基礎代謝率,刺激人體產生額外的熱量,但這種熱量是微乎其微的。發燒時每天吃1—2個雞蛋,應該沒什么問題。
專家指出:“感冒發燒時,人體能量消耗較大,抵抗力就會下降,也吃不下什么東西,缺乏營養,適當補充雞蛋等蛋白質比較高的食物,對身體的恢復是有好處的。”
需要提醒的是,到底能不能吃雞蛋也得因人而異。由于感冒發燒可能會引起胃腸不適,而雞蛋本身又不易消化,腸胃本身不好的人,好減量或避免食用。
感冒后不宜吃煎雞蛋
發燒期間吃雞蛋無大礙,但烹煮方法不應以煎炸為主。雞蛋羹、蛋花湯好,不要吃油炸或煎雞蛋,因為油炸的東西容易產生胃熱,不容易消化。
同蒸煮食物相比,通常煎炸物較難以消化;但發燒期間進食的熱能對患者來說非常重要,決定患者是否有足夠的抵抗力抵御疾病。
從生理的角度看,人腦靠近底部有個視丘下部,對人體內的溫度變化自動做出相應調整。當這個“恒溫計”暫時性升高時,人就會發燒;不過它卻能控制人體由食物所攝取的熱能。由此可見,人體從食物內獲得的總熱量,并不會導致發燒加劇。
感冒患者腸胃功能下降,因此中醫把感冒當做外感疾病,主要表現為鼻塞流涕、打噴嚏、咳嗽、頭痛發熱等。
至于發熱時少吃雞蛋或不能吃魚、瘦肉和豆腐等高蛋白食物的說法,則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發熱病因及熱型等因素來決定。一般來說,感冒患者的腸胃功能已下降,不易消化吸收脂肪,大量油脂布于食管、咽喉部位,也不利于分泌物排出。當胃腸功能失調時,未經適當消化的雞蛋、瘦肉、魚等高蛋白大分子物質可透過受損的胃腸道黏膜進入體內,誘發某些變應性疾病。
因此,感冒發燒也并非絕對不能吃雞蛋,而應該注重烹煮方法,也就是說不宜吃荷包蛋或炒蛋。另外,感冒發燒時,應多吃蔬菜,多喝些果汁、開水等,冬季養生宜食清淡、易消化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忌辛辣、油膩食物。
感冒時要多喝水?
“感冒時要多喝水才能好的快。”每當感冒時,我們都會聽到身邊人這樣建議。那么,多喝水的做法究竟對不對呢?專家卻指出“感冒時要多喝水”這種講法不夠準確。
一般認為,感冒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繼發細菌感染引起的,多喝水可以間接起到排除體內毒素的作用。可是,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在分析了半個世紀以來患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對水分吸收的數據后發現,不少病例在飲用大量純水后,不僅沒有加速康復,還引起身體其它功能的紊亂。感冒時多喝水反而不好,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專家指出,感冒時,如果盲目喝水,反而會造成身體脫水!因為感冒時,人體會通過發燒來對抗病毒,這個過程會使體內水分大量流失,同時也會帶走鈉、鉀等電解質成分。這時,如果只是大量補充純水,會令體內鈉、鉀等電解質元素被沖淡,當體內鈉元素濃度下降過多,人體會出現眩暈、乏力和思維混亂等情況。這時,大腦會自動發出信號,通過尿液、汗液等方式排出體內多余水分以達到體內電解濃度平衡的需要,這就是醫學上所謂的“自發性脫水”。
對此,專家建議:感冒時身體需要補充有效的水分,在喝水的同時,還要重視補充足夠的電解質,才能幫助緩解感冒癥狀。專家為我們提供了家庭自制電解質水的配方,當得了感冒時,可以按照20克白糖,3.5克鹽、2.5克小蘇打、1.5克氯化鉀、1000毫升溫水的比例自制電解質水飲用。
如果覺得配方太麻煩,也可以直接飲用瓶裝電解質飲料來代替,效果更好。專家還特別提醒,感冒患者要保持足夠飲水量,但是千萬不要一次大量飲用,而應間斷性飲用,每次喝一杯,大約300毫升的量,然后間隔一段時間后再喝比較好,這樣,既能時刻保持身體的水分平衡,也不會對腎臟造成負擔。
結語:雞蛋是我們常常吃的食物,各種做法都很好吃,營養價值也很高。現在的市場價格也是有越來越高的趨勢,然而盡管很好吃,我們也不能太貪吃,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多吃的人群要多注意。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健康發育,也要有規律的給孩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