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攝入的肉類、蛋、禽類、魚蝦類等成酸性食物日漸增多,由此造成人體內環境偏酸性,易導致各種代謝疾病。因此每日要增加胡蘿卜、菠菜、芹菜、花菜、油菜、萵筍、蓮藕、柿子椒等時令蔬菜、水果、豆類及其制品和奶類等成堿性食品攝入,由此保持身體酸堿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避免疾病。
健康的飲食每餐要有干有稀,易于消化。可采取肉絲、碎肉、燴肉末羹、肉丸子等制法,或與一些富有營養的食物共同燉煮、燴炒,如豬脊骨燉海帶、菠菜燴豬肝、萵筍炒肉片、紫菜蛋湯等。總吃干巴巴的食物對人體腸胃不利,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干稀搭配,不僅能增加飽腹感,還有助于人體消化吸收。要記住“飯前喝湯,苗條健康”。
熬夜或者勞累,可采取拍打法和捏脊法。拍打法是手指并攏,掌心部位中空,從肩頸部位向下拍打到腰骶部位。捏脊法是拇指與其余四指相對,提起背部脊柱兩側的皮膚和筋膜,從腰骶部位向上捏到肩背部。拍打法和捏脊法各反復操作3-5遍,每天1次。
先用右手掌快速搓揉左腳心,然后用左手掌快速搓揉右腳心,搓到有熱感為佳。每天早晚搓揉100下,接著搓揉各腳趾100余下。人體 諸多經脈都匯集于足底,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都有密切關系。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補腎壯陽、強筋壯骨。經常堅持搓揉此穴會促進手腳冰涼癥狀的康復。
春季養生飲食七大原則
春季是陽氣上升的季節,季節的變化交替容易導致疾病的產生,所以說春季養生,首先主要的是要從飲食開始,但飲食是要根據個人的體質不同而進行選擇,對于健康人體我們是不主張大量進補的,春季飲食主要以清淡為主,少食辛辣、干燥食物;身體虛弱的人可以適量采用人參、鹿茸、冬蟲夏草等補品。我們來看一下春季養生飲食需注意的細節。
一、攝取足夠無機鹽和維生素
春季食用富含生素C的食物對我們的身體具有抗病毒的作用,這類食物有小白菜、西紅柿、油菜等蔬菜,還有檸檬、蘋果等新鮮水果;食用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可以保護上吸吸道黏膜及增強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如莧菜;食用富含維生素E食物可提高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這類食物如芝麻、菜花等。
二、選擇食用清淡食物
春季的肝火是旺的時期,因為整個冬天我們缺少運動,在冬季是進補的好季節,很多人都相對吃得比較補,所以到了春季養生要特別注重養肝、護肝。肝火旺的話從面會影響脾,就會導致脾胃虛弱病癥的出現,所以春季飲食適宜選擇性溫之品,少食酸澀食品;飲食口味宜選用清淡可口的,少食油膩及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