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熱,洗澡又成了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針對洗澡而言,南北方略有不同,南方沒有搓澡的習慣,而北方有搓澡的洗澡。北方人習慣搓澡,洗澡時用搓澡巾把身上的“泥”搓下來,這樣才會有洗干凈的感覺。在多數人眼中,身上的泥就是身上的污垢,越長時間不洗澡,皮膚越臟,身上的泥越多。
但是我們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每天洗澡,但身體還是可以搓出不少的泥,照理說天天洗澡,身上不應該有很多污垢,也不應該有泥,天天洗澡為什么還是能搓出泥呢?
天天洗澡,為什么身體還是能搓出泥?
我們身上的“泥”,其實成分挺復雜的,泥是由皮膚角質層的凋亡細胞、汗液、油脂、灰塵等混合而成的。
空氣質量差的地區,空氣中彌漫的灰塵比較多,只要一出門,就會有不少灰塵落入身上,處于這種地區的人,身上的泥會比較多,哪怕是天天洗澡,還是會有泥。北方空氣質量往往不如南方好,到了北方,身上的泥往往會變多,到了南方,身上的泥又會變少,搓不出多少泥。
口味比較重的人,喜歡吃油膩辛辣的食物,身上的泥會比較多,天天洗澡,身上還是會有泥。口味重的人,攝入油脂、鹽分比較多,體內的分泌容易失調,皮膚表層油脂分泌會變多,這使得身上的泥會變多。
生活習慣不好,比如經常熬夜,長期久坐,不怎么運動,這樣身體的代謝差,體內的分泌容易紊亂,皮膚細胞凋亡速度會變快,油脂分泌會變多,身上的泥會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