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健康
一、腿短心臟病風險高
當人體下方肋骨到髖骨上方距離超過10厘米,從膝蓋到腳踝的長度小于膝蓋到臀部的長度時,就會呈現出腿較短的身材。
盡管這種比例能讓運動員擁有較低的重心,能更快改變方向,但它會增加人們患上心臟病的風險。一項研究表明:上半身長度相同的男性,大腿的長度每短1.3厘米,患上冠心病的風險就會增加10%。
二、大腿疼痛當心外周動脈疾病
當人們在行走、爬樓梯時,大腿或小腿部位出現肌肉痙攣,可能是動脈硬化。美國心臟病協會的研究顯示:一般的疼痛會在人們停止鍛煉時消失,如果沒有消失可能意味著嚴重的外周動脈疾病。外周動脈疾病的風險因素包括吸煙、糖尿病、高血壓以及高膽固醇等。
生活壞習慣影響腿的健康
1.喜歡舉杯暢飲
對腿部的傷害中,這個應名列“黑名單”榜首。因為,長期大量飲酒會導致末梢循環受損,引起雙腿微循環不暢,影響股骨頭以及雙腿各個關節的正常運轉。
改善措施
可以選擇用紅茶來代替酒,因為有研究發現,紅茶的成分中含有豐富的錳元素,對我們的雙腿的微循環有著很好的提升作用,而且還能強健骨骼。
2.喜歡蹺二郎腿
腿長期受外力壓迫,神經會變得“遲鈍”,血液循環受阻,營養無法很好地輸送到股骨頭。
改善措施
久坐族做一套“養腿操”:雙手各握一只啞鈴側平舉,腿部大限度地深蹲,堅持15秒后緩緩恢復雙腿直立的狀態,雙手在體前靠攏。
每次做2到3組,每組做到12到15次就可以了。也可以選擇一雙有彈力氣囊的運動鞋,這樣不僅可以使足底受力均勻,而且在走路的時候也能減緩整個身體帶給雙腿的“壓力”。
3.經常疲憊缺覺,腎功能不好
一旦出現腎功能不全,會影響內分泌,從而導致骨質疏松,容易出現髖關節脫位。
每隔1天餐桌上就要出現海產品:例如海帶蝦仁湯,在享受湯汁時還能達到補腎強骨的雙重作用;洗腳時點按腳心的涌泉穴,能防止腎臟早衰,緩解身體疲勞。
4.吃得多,體重居高不下
因為胖人的雙腿承受的重量要比正常體重的人多的多,而且么一個關節磨損的程度都會大大的增加。
改善措施
睡覺時墊高雙腿:幫雙腿減少緊張感;泡澡時,用雙腳各蹬住浴盆一側,由腰部力量帶動身體向腳的方向緩緩前進,直至雙膝屈曲,反復10次,可增加腿部的承受能力。
結語:生活中,稍不注意身體的護理就會出現有紅血絲的現象,因此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皮膚保養,對于腿上有紅血絲怎么治,相信大家看了上文的講解都清楚的了解了吧,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