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造血功能衰退
人的血液成分是在不斷更新的,紅細胞大約能活100多天,白細胞只能活幾天、十幾天。血細胞更新換代的任務主要靠骨髓的造血功能來完成。人的造血功能也隨著人的老化在衰退,骨髓中能造血的紅骨髓逐漸退化為不能造血的黃骨髓,到80歲時僅為壯年期的30%。
2、造血原料不足
由于老年人牙齒咀嚼不力、胃腸消化欠佳,造成營養不良,造血所需的蛋白質、鐵、葉酸、維生素B12等原材料就會缺乏。
3、生血因子減少
胃老化,胃分泌的內因子不足,影響維生素B12吸收;老人睪丸素分泌減少,紅細胞生成素隨之下降,導致血紅蛋白不足,都會導致貧血。
4、抑制因素增加
老人接受的環境污染增加,特別是老人病多,用藥亦多,而不少藥物都有抑制造血的副作用。容易引起造血障礙的藥物有細胞毒藥物,抗菌素特別是氯(合)霉素、解熱鎮痛藥、抗驚厥、抗糖尿病、抗甲狀腺藥、抗腫瘤藥和免疫抑制劑等。
5、血液破壞加速
免疫器官衰退,免疫功能失調,失去自我識別能力,往往把自身正常的血細胞當成異己,加以破壞,結果造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6、潛伏隱匿出血
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及胃腸息肉、癌瘤的隱匿性失血;腎病的隱性血尿;老年女性的子宮、宮頸病變的少量失血等都可能是引起老年人貧血的原因。
1、調整膳食結構
一般來說,老年人膳食中動物食物攝入減少,植物性食物中鐵的利用率差,因此,貧血的老年人應注意適量增加瘦肉、禽、魚、動物血與肝的攝入。動物性食品是膳食中鐵的良好來源,吸收利用率高,維生素B12含量豐富。新鮮的水果和綠葉蔬菜,可提供豐富維生素C和葉酸,促進鐵吸收和細細胞合成。吃飯前后不宜飲用濃茶,以減少其中鞣酸等物質對鐵吸收的干擾。
2、選用含鐵的強化食物
如強化鐵的醬油、強化鐵的面粉和制品等。國內外研究表明,食物強化是改善人群鐵缺乏和缺鐵性貧血經濟、有效的方法。
3、適當使用營養素補充劑
當無法從膳食中獲得充足的營養素時,可以有選擇地使用營養素補充劑,如鐵、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
4、增加食物攝入
貧血的老年人要增加食物攝入量,增加主食和各種副食品,保證能量、蛋白質、鐵、維生素B12、葉酸的供給,提供造血的必需原料。
5、積極治療原發病
除了膳食營養素攝入不足以外,還患有其他慢性性病,這些慢性疾病也可導致貧血。因此需要到醫院查明病因積極治療原發性疾病。
總結:相信大家在通過上文的閱讀已經知道了在日常的生活中哪些原因是會引起老人出現貧血的情況了,在發生貧血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上文中為大家介紹的方法來進行有效的補血,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試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