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之內容分別提供予公眾人士、準潛水員及潛水員有關潛水安全守則、應注意事項及一般建議: 《準潛水員》 《年齡及泳術要求》按不同潛水組織標準規定。
《健康檢查》經認可醫生作體格檢查,取得有效健康證明文件適合參加潛水活動。(建議:每年體檢一次) ※身體有以下毛病者: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腎病、羊憻癥、哮喘、肺病或其他呼吸器官毛病、中耳炎或其它耳病、懷孕者、或其它身體毛病等,需由醫生診斷決定是否適宜參加潛水活動。
《選擇潛水會》查詢課程內容〔基本課程綱要〕及安排。
潛水安全注意事項《潛水員》。
《潛水健康》
不可飲用含酒精飲品或服用不適當藥物 →不要吸煙 →感到身體不適,切勿潛水 →保持良好心理及生理狀態 →女性需考慮特殊健康問題,包括月經和懷孕
《潛水員的責任與態度》
01. 切勿單獨潛水,遵守潛伴制度。
02. 保持學習及增進潛水知識和技巧。
03. 下潛前,互相檢查及認識彼此儀器。
04. 所使用的儀器,應定期作維修保養。
05. 當在陌生環境進行潛水活動時,應尋求該地的環境認識或作環境觀察潛。
06. 下潛前,評估當時環境是否宜作潛水活動,否則應予取消。
07. 遵從潛水領隊的潛前簡介及指示。
08. 不可超越個人資歷的深度限制,計劃潛程,執行所訂潛水計劃,嚴守潛水表安全指引。
09. 切勿閉氣,保持暢順呼吸。
10. 經常保持適當浮量,保護海洋環境及生態。
11. 每次進行潛水活動時,應隨身帶備長形水面浮泡(象拔),并于水面設置可清晰辦認的浮標連潛水旗, 提醒駕船人士遠離該區域。
12. 以潛獵為目的之潛水員,進行潛獵時應保持理性及自律,并對周圍環境特別提高警覺,及應與潛伴遠離其 它活動中的潛水員。
13. 緊急應變的心理準備。
14. 必須經常帶備急救用品及查詢潛水地點的醫療設施。
15. 應帶備通訊器材(手提電話、對講機、卻星電話等),并備有作緊急求救用途的電話號碼。
16. 嚴守潛水員的紀律及遵循當地法令。
17. 在準備潛水和潛水時,了解并承擔自身安全的責任。
在水下利用水肺呼吸絕對不是一件〞正常〞的事!一般對〞正常呼吸〞的定義是:在陸地上,自發性的用鼻子做吸、吐氣的動作,在水底下~潛水員是用嘴部來完成鼻子的工作。(全罩式面罩在此不做討論)所以若是你想〞習慣〞于在水下呼吸,水下呼吸技巧精進是一堂必修的課程!
在陸地上,呼吸動作幾乎算是----自發性的!大腦刺激胸部肌肉伸展,橫隔膜下降,肺部擴張將空氣引進。當肌肉松弛,自然地就將氣體排出了!有趣的是,刺激大腦做出呼吸指令的不是身體需要氧氣(氧分壓下降),而是二氧化碳的濃度升高,刺激的腦部的二氧化碳接收器,大腦再依此訊號,決定呼吸速率之快慢!氧分壓下降也是其次會影響的參數。這項機制的影響,后面會加以敘述。
水下的呼吸作用
原則上來說,水下的呼吸作用機制仍然是和陸地上相仿的,但是一些外在因素,會導至它效率較低。
A:外在的水壓影響,會壓縮你的肺部,致使換氣量下降約20%,我們必須更花一點力氣能保持和陸地上相同的換氣量。
B:水底下空氣的密度增加,會增加呼吸阻抗,減緩循環速率(指一次吸氣、呼氣所需時間)在水下30M與陸地比較大約多了50%。
C:人為空氣死腔:在整個呼吸系統內,不會交換氣體的管道,皆稱為死腔,在水下~明顯的就是二級內的空氣死腔,它亦會使換氣效率下降,或是潛水員需要更深一點的呼吸來做應對。
D:合身的防寒衣或BC也是降低呼吸效率的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