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球規則
初玩的臺球,球臺上只有兩只球,到1775年法國人又給加了一個紅球,英國人跟著仿效,此時在球臺上便有了三個球。并把這種玩法叫“開侖”,擊球人把對方的球頂進球袋,或同時擊中兩個球稱“雙著”,都可以得分。這種玩法,就是人們玩的三球落袋式臺球的原始玩法,即英式臺球“比力”美國的臺球運動,是西班牙人于1504年經佛羅里達州傳入的。
1607年,英國人又把臺球帶到維吉尼亞洲。1690年移居南卡羅來納的法國人也將臺球運動帶到美國。當時雖然多方面把臺球運動傳入美國,但并沒有很快得到發展,直到1800年以后才開始盛行起來。經過多年的研究發展,直到十九世紀中,對臺球的技術、比賽方法和規則等方面,做出重大的改進完善貢獻,直到在世界臺球運動中,獨創了美式臺球一大流派,與法式臺球、英式臺球并駕齊驅,現已流行于東西方。
關于臺球運動組織的建立,早的國家是英國,于1885年由業余與職業球手組成了臺球協會,并制訂了第一套正式的比賽規則。1908年又由對立的一方組成了臺球管理俱樂部。于1919年,臺球協會和臺球管理俱樂部達成合并協議,組建了英式臺球和斯諾克臺球的高組織為臺球聯合會,主持兩種臺球的比賽和制訂規則。
臺球相關設備:臺球桌
在臺球桌方面,原來用的球桌就是普通的木板桌子因受氣候影響木材變形,臺面平整很難保證,直接影響擊球技術的發揮。約在1827年開始采用石板做球臺臺面,才有了光潔平整不變形的高質臺面。
球臺的臺邊,初是用毛屑或棉花包裹起來釘在臺邊上來用。因為沒有彈性只能起到一種緩沖撞擊的作用。到1831年才開始用橡膠取代。1835年美國人費侖、1854年美國人半沙波尼蘭先后改進并發明了彈性良好的正規橡膠臺邊。球桿的皮頭是誰發明改進的呢?現有兩種傳說:一種是,到十九世紀初所用的禿頭球桿是一駐印度的法國士兵明夸特,在他受處罰時,強制長時間被迫練習中,他發現木制球桿的禿頭不好用,便在禿桿頭上加一塊皮頭,經過試用效果很好,便開始推廣了。
另一種說法是:皮革頭是由法國臺球名手米佳發明的,并在英國又發明了巧克粉,可以防止球桿擊球滑桿。
臺球用球
臺球所用的“球”也有一段發展過程。早使用的臺球,是用木材或黃銅做的,后來受印度象牙裝飾品和高級用具的啟發,因此象牙也被選用做臺球材料了。一只象牙可以做五個球,根據當時需要估計,每年要有萬余頭大象的牙才能解決,用量之大實在可觀。由于臺球質量要求高,圓度要圓,每個球的重量要求要同,因受產品合格率的影響,價格昂貴,只能供王室貴族少數人享用,嚴重的阻礙臺球運動的普及與發展。
直至1868年臺球在西方國家廣泛發展,球的需求也隨之巨增,紐約一家臺球公司自愿拿出一萬美元賞金,征求象牙球的代用品。當時被譽為美國塑料工業之父的海亞特,用化學方法研制成功塑膠臺球,這項發明促進了臺球制造工業革命性的變化。同時也對臺球運動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海亞特也被美國臺球協會選進了名人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