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軀體因素:焦慮癥狀可以由軀體因素而引發,比如甲亢、腎上腺腫瘤。焦慮癥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特別是某些神經遞質,可能是引發焦慮癥的罪魁禍首,尤其是這兩種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和血清素。當病人處于焦慮狀態時,他們大腦內的去甲腎上腺素和血清素的水平急劇變化,但是未確定這些變化是焦慮癥狀的原因還是結果。
二、思維傾向:認知過程還有思維,在焦慮癥狀的形成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研究發現,抑郁癥病人比一般人更傾向于把模棱兩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釋成危機的先兆,更傾向于認為壞事情會落到他們頭上,更傾向于認為失敗在等待著他們,更傾向于低估自己對消極事件的控制能力。
三、心理應激:在有應激事件發生的情況下,更有可能出現焦慮癥。而甲狀腺素、去甲腎上腺素這些和緊張情緒有關的激素的分泌紊亂則對以上過程有放大作用。
四、神經回路:美國杜克大學教授馮國平的研究成果,首度揭示了強迫、焦慮和壓抑的生理機制,指出“皮質-紋狀體-丘腦-皮質回路”出現信息傳導不暢是焦慮癥的病理原因,在《心靈殺毒2.0--弗洛伊德的拼圖》中進一步驗證了神經回路學說,指出抑郁癥是心靈呼吸的哮喘癥,發明了以此原理為基礎的心理自助調節方法。
抱到手里時自己要鎮靜,如果寶哭鬧你也跟著著急,快速的抖動他,哄他的聲音又急促,會讓他變本加厲。一定要讓你穩定的情緒感染他,到僻靜處抱著寶寶,好讓他靠近你的胸,能聽到你的心跳,然后跟他隨便說一些話,記住一定要高聲調,低分貝的說話,也就是聲音要尖,但是音量要小,這樣能快速穩定住寶寶。
如果媽媽不在寶寶身邊,寶寶沒有安全感哼唧哼唧,或者奶癮犯了媽媽不能及時喂奶,此時可以拿媽媽平常擦奶用的毛巾放在寶寶旁邊,或者帶有媽媽奶味的貼身的衣物都可以,這樣寶寶就會以為媽媽來到身邊了,往往能安定下來。
有些寶寶無聊了也會顯得不耐煩,此時可以把他放在小車車上,調整座位讓他稍微立起來一些,看到外面的事物,然后推著他在家里走走,也可以經過有燈的地方轉轉,寶寶會去找燈來看,當然為了保護他視力,不需要在燈下停留太久,目的是為了吸引他注意力。如果家里比較小不好推車,可以抱著他面朝外面,托著他屁股走走。
經過上面的折騰很多大人往往已經很疲憊了,此時如果招數用盡寶寶又開始不耐煩了,大人可以找個舒服的沙發坐下來,背靠沙發,讓寶寶面朝外坐你胸前,讓他靠著你,然后雙手環抱他,然后輕輕抖腿,或者拿著它的雙手搖著玩。這是絕招,大人又能緩解下疲勞,寶寶又有安全,能看著外面也不會無聊,往往寶寶都會呈舒服自得的狀態。
結語:通過以上介紹,大家對心情煩躁的相關知識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呢?當大家心情煩躁時可以適當的大哭一場、自我調節、找朋友聊聊天、上會網玩會兒游戲等。以上小編好介紹了寶寶煩躁的解決方法,如果您家的孩子出現煩躁的現象不妨試試小編的方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