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行動轉移法
行動轉移法是將某些情緒轉化為行動的方法。
11、意識調節法
意識調節法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用理智來克制感情,用理智來戰勝感情。
12、心理釋放法
不要壓抑不良情緒,而是通過合適的渠道予以釋放,這是調節與克服人的不良情緒很有效的心理方法。
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啟示一:爸爸要允許孩子發泄情緒
通常孩子對自己的情緒控制能力比較差,時不時發點小脾氣也很正常,爸爸也不需要嚴格控制孩子。如果爸爸對孩子的脾氣采取冷處理的方法,孩子的不良情緒很快也就能煙消云散。只要孩子的壞情緒不是太過分,對人對己都不會造成傷害,不妨讓孩子自由發泄。而且,孩子也能從中體會到發脾氣并非好玩之事。漸漸地,孩子的脾氣也會逐漸減小,甚至很少再亂發脾氣。
如果孩子通過激烈的活動來表達內心的情感,或通過語言或通過肢體。不論哪種形式,爸爸這時都要能夠引導孩子將他的過剩精力用到戶外活動上,鼓勵他們到戶外去大喊大叫。只要爸爸因勢利導,孩子的情緒也會逐漸平靜。
啟示二:適當限制孩子的發泄方式
雖然爸爸應該允許孩子發泄出心中的不快,但有時孩子的情緒發泄方式難免不當,甚至可能做出對他人或自己都不利的過激行為。比如,孩子因發脾氣與同學打架,結果既傷了自己,又傷了對方;還有的孩子一發脾氣就摔東西,與家長頂嘴等。遇到這些情況,爸爸就要對孩子進行嚴厲警告了。要讓孩子明白,發脾氣也要有一定的限度,遇到問題應該講道理,發脾氣并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如果孩子實在無法控制情緒,可以用一些不傷害自己和他人的方法去發泄。
啟示三:善于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孩子在生活當中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肯定會影響情緒。尤其是遇到一些挫折和失敗時,孩子通常會變得沮喪、抑郁甚至消沉。比如,孩子考試沒考好,沒有被選上班干部時,一些好勝心強的孩子就會表現出明顯的挫敗感,會出現沉默、煩躁等情緒。如果孩子能自己在短時間內調整好情緒,爸爸可以不用太擔心和干涉;如果一段時間后孩子還是情緒不佳,爸爸就要適當安慰和鼓勵孩子,幫助孩子盡快擺脫不良情緒。
結語:在生活當中我們一定要知道如何正確的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有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那么控制情緒的方法有哪些呢?如何才能控制情緒呢?大家看了上述小編的介紹都知道了吧!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