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到了4-6月時,嬰兒開始添加輔食,每天的喝奶量逐漸減少。而5-11個月的嬰兒對鈣的攝取量每天增至400毫克,因此,從這時起應開始補充鈣劑。
3、1-3歲時,對鈣的攝取量每天增至600毫克。可他們的飲食是從以奶類為主,逐漸過度到以谷類為主的。調查顯示,我國1-3歲嬰幼兒飲食中的鈣仍達不到需要量。因此,每天還應為寶貝補鈣150-300毫克,奶及奶制品也仍是飲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每天好飲奶400毫升左右,同時注意安排奶制品、骨頭湯、小蝦皮、魚類等富鈣食物。如不能通過食物補充充足的鈣質,可配合服用鈣之緣片,超細化碳酸鈣,不刺激腸胃,所含維生素D的配方設計,更有效促進鈣質吸收。
4、早產兒及雙胞胎應在出生后1-2周開始補充vd,正常足月兒應在出生后2-4周開始補充。6個月以下嬰兒每天補充400國際單位,6個月以上嬰兒每天補充400-600國際單位。
5、補充vd和鈣劑應持續到2歲至2歲半。幼兒在2歲半后戶外活動增加,飲食種類逐漸多樣化,這時就不需要補充vd和鈣劑了。
6、多曬太陽是嬰幼兒補鈣的重要途徑。因為,引起他們缺鈣的主要原因是vd攝取不足,而vd在食物中含量很少,加之嬰幼兒食譜單調,所以只能從食物中攝取到很少的vd。曬太陽可促使皮膚中的一種物質轉化為vd,這種補充途徑安全,不會發生vd中毒。
寶寶補鈣需要注意的三點問題
補鈣可以說是所有媽媽都關心的問題,寶寶在6個月之后都會適當的補補鈣,確保寶寶體質健康成長。一般寶寶到2歲以后就可以從日常的食物中攝取鈣質了。這里說的就是我們在補鈣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三點問題。
第一點:補鈣時別吃草酸含量高食物
因為草酸容易與鈣元素結合而影響吸收,所以如果寶寶服用與補鈣相關的產品,就不要同時吃富含草酸的食物了。其中,菠菜、雪菜、莧菜、空心菜、竹筍、洋蔥、茭白、毛豆等都含有大量草酸,如果避免不了,媽媽們不妨把蔬菜放到熱水中燙一下,可以降低草酸的含量,或是在飯前2小時或飯后3-4個小時服用鈣制品。
第二點:鈣與主餐不要混著吃
即使三餐中的食物沒有太多草酸,如果在吃飯時服用鈣制品,也還是會影響鈣的吸收,混在食物中的鈣只能吸收20%。只要胃里面塞滿太多東西,補鈣效果就不太好。所以給孩子補鈣要與早、中、晚餐間隔半小時以上。也不要跟奶混在一起喂食。
第三點:補鈣時要補充維生素D
有些鈣制品需要補充維生素D,而有些不需要補充就能吸收。不論給寶寶吃的是哪種,維生素D都要適量補充,而且好用食補和曬太陽或服用魚肝油的方式,但是不要讓寶寶直接服用純維生素D,防止維生素D過量中毒。陽光是維生素D的天然原料,如果讓寶寶接受陽光照射,比如上午一小時,下午一小時,就不用再口服維生素D了,陽光會直接促使體內生成維生素D。除了陽光,動物肝臟、蛋黃、奶油和奶酪中的維生素D含量也相對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