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是一種擁有近五千年歷史的運動方式,它產生于印度,在梵語中“瑜伽”二字意為“和諧”、“一致”,古代的印度人通過練習瑜伽,來改善自身生理、心理、精神狀態,從而達到身體與內心的和諧統一。
瑜伽發展至今,它不但是一種修行方式,更是一種健身養生的手段,很多年輕女性都試圖通過練習瑜伽的方式,達到減肥瘦身、提高身體柔韌性、緩解腰肩疼痛等諸多目的。科學研究發現,練習瑜伽,的確對身體健康有極大地幫助,幾十年前,印度就已經將它應用在了臨床醫學上。
今天就為大家推薦幾種老少咸宜的瑜伽姿勢,每天睡前堅持練習,可以起到突出的養生功效。
簡易坐
簡易坐是一種簡單的瑜伽入門姿勢,只需要坐在瑜伽墊上,雙腿交叉盤在身前,雙手掌心朝上,搭在膝蓋上,同時挺直上身,讓頭、頸、軀干保持在同一直線上。每天靜坐10分鐘左右,對于下肢而言,可以使膝關節、踝關節等下肢關節都變得更加柔軟,對預防、治療風濕病、關節炎很有幫助;對于上半身而言,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軀干和頭部得到了更加充足的血液供應;同時,脊柱挺直可以鍛煉脊柱和背部肌肉,對緩解頸、肩、腰處的疼痛很有幫助。
前屈式
瑜伽前屈類的姿勢很多,給大家介紹一種較為簡單實用的:只需坐在瑜伽墊上,將雙腿并攏伸直,上身軀干向雙腿方向前屈,盡可能地向前。前屈式可以鍛煉背部肌肉群,促進背部血液循環,增強脊柱的柔軟性;此外還能對腹部器官 起到輕微的擠壓,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很有幫助;再者,對腿部的肌肉和韌帶也能起到鍛煉作用。
后仰式
首先跪坐在瑜伽墊上,臀部靠緊后腳跟,上身挺直,接著慢慢后仰,雙手合掌舉在面前,后仰至自己可以承受的程度停住,保持幾分鐘,可以起到諸多養生功效。對背脊而言,后仰可以緩解應不良姿勢導致的脊椎僵硬的問題;同時還能幫助打開胸腔,緊實腹肌,將內臟位置拉高,緩解臟器下垂的壓力。
側彎式
首先坐在瑜伽墊上,一條腿向同側伸直,另一條屈在身前,伸直腿另一側的手臂舉起,貼近耳部,上肢連同手臂一齊向伸腿側下壓,一段時間后,用同樣的方式,鍛煉另一側。側彎式使脊柱更加靈活,同時還能減少腰部脂肪。
這四種姿勢,都是極為簡單常見的瑜伽養生法,睡前練習十分鐘,對保持關節靈活、促進血液循環等諸多方面都很有幫助,但鍛煉時不能操之過急,根據自身體質選擇適宜的鍛煉強度,以免造成扭傷。
本篇文章版權歸民福康健康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