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氣溫高,身體出汗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往往正常的現象背后總是隱藏著令人擔憂的真相。身體出汗不僅是身體自我降溫的表現,根據出汗部位的不同,也可以看出身體某處出現了疾病隱患。汗是人體的一張晴雨表,特別是夏季身體處于易出汗的時間段,很多人更容易忽視身體所傳達出來的訊息。
夏季出汗的原因
夏季出汗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措施。夏天氣溫高,出汗可以降低身體表皮溫度,加快體內新陳代謝的速度,從而起到自己調節的作用。但是,夏季出汗也不都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措施。同樣環境中的人,有的人坐著都流汗,有的人卻若無其事。一般夏季易出汗的人被統稱為“氣虛”。但是引起氣虛的原因各有不同,如何辨別不同的出汗原因呢?易出汗的部位不同,反映了身體不同的潛在問題。
不同部位出汗
頭部出汗過多
頭部出汗過多的朋友多半是因為肝火旺盛,同時伴隨著脾氣不好,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問題。
一般這種情況下首先要降肝火。夏天可多吃些降火的水果,例如:檸檬、葡萄、梨、火龍果、荸薺等。這些水果都屬于涼性水果,可以降低肝火。其中檸檬和葡萄中含有的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性,可以有效保護肝臟功能。同時還要注意飲食清淡,不宜過于油膩、刺激,否則不但不會降火,還會起到加重病情的效果。
手足、胸口出汗多
夏天手汗過重的朋友大多是因為脾胃失調。夏季氣溫高,且多雨,很容易導致濕熱,脾胃失調,形成血虛。中醫認為脾為人體的“后天之本”,胃有運化之功能,脾有升清之功能。胃具的運化功能:胃對食物進行初步消化之后轉交給脾進行進一步的營養吸收。脾具有升清的作用,它對食物進行進一步更加細致的消化、吸收。由此可見,脾胃失調將會給身體帶來一系列問題。
但是,大家也不必慌張,脾胃失調是可以通過自己的調節得到緩解的。比如多吃一些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控制食量,不可暴飲暴食;多喝蜂蜜水,潤腸通便;適量運動,調節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