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膽結石的成因有哪些
膽結石的成因可能與膽道動力學改變、膽汁成分改變以及膽道感染有關。 1.膽結石主要分膽固醇結石、膽色素結石和混合結石,其中80%-90%以上都是膽固醇結石。 2.膽道動力學改變、膽汁成分改變以及膽道感染是形成膽石的主要因素,往往是三者綜合作用的結果,不同類型的結石在其形成過程中常是某一因素起主導作用。 3.膽汁熱力學平衡體系的破壞、膽汁成核動力學穩態的紊亂以及膽道運動功能的異常是膽囊膽固醇結石形成的重要因素,其中膽汁成分的改變(膽汁熱力學失衡)是成石的基礎,促-抑成核體系的改變是成石的關鍵,而膽道運動的紊亂則是膽石形成的重要條件。 4.溶血、慢性細菌感染和寄生蟲感染常被認為是膽色素結石的主要危險因素。膽色素結石是由于膽汁中非結合膽紅素含量的增高,并與鈣離子結合產生膽紅素鈣顆粒,在黏液物質的凝集作用下形成結石。
2025-04-01 03:34:46 -
膽總管結石怎么治療
膽總管的結石治療有兩類方法:一類方法是通過開腹的方式完成膽總管的切開,取出膽管下段的結石,隨著微創技術的改進,這部分手術多處改變成腹腔鏡下的膽總管切開取石。 因為有一半以上的膽管結石是從膽囊掉下來的,還可以利用結石掉下來的路徑,采取膽囊管的擴張,從膽囊管進入膽總管取出膽總管的結石。 還有一類方法,叫做ERCP,通過逆行的胰膽管造影,把膽總管下端的出口括約肌切開之后從膽管下端把結石排出。這個治療有很大的優點,它不是手術,相對恢復比較快,但也有缺點。 缺點在于對于膽管下端的括約肌會造成潛在的影響,如果結石比較大,切開比較大,括約肌功能會受影響,時間長了會導致胃腸液向膽道的反流,這是一個持久性的問題。 對于比較年輕的患者,選擇通過ERCP膽總管下端括約肌切開的方法要慎重考慮,但對于高齡的高危的患者還是比較好的。
2025-04-01 03:34:45 -
肝膽結石的病因是什么
肝膽主要是肝外膽管結石、肝內膽管結石兩大類,結石的生成原因和膽汁淤滯、膽道感染以及膽道寄生蟲病有很大的相關性。 1.肝外膽管結石的發病原因主要包括:膽囊結石和繼發性膽管結石,膽管結石在膽囊或膽總管內停留,大部分都是膽固醇造成的結石。原發性膽管結石主要是受到膽道的感染引發結石現象,膽道異物也是導致膽管結石的重要原因,比如:蛔蟲、縫線線結以及蟲卵等。 2.肝內膽管結石的發病原因:肝內膽管結石發病原因具有復雜性,營養不良、膽汁停滯以及寄生蟲等是主要的影響因素,結石呈現出棕色膽色素結石,一般情況下,分布在病人的肝段、肝葉等位置,肝內膽管結石會引發肝外膽管結石。 肝內膽管結石外觀一般為棕黑色、或棕黃色,泥沙狀,具有易碎的特點,且形狀、大小和數目都不相同。泥沙樣的結石,主要成分是膽綠素、膽固醇、微量元素等。
2025-04-01 03:34:44 -
膽道疾病最嚴重類型是什么
臨床上沒有最嚴重的一說,一般各種類型的膽道疾病發展到終末期都比較嚴重,比如膽管結石、膽管癌等,具體的嚴重程度需要醫生來判斷。 1.膽管癌:膽管癌的發病率并不高,只占消化系統腫瘤的3%。由于膽管癌早期癥狀不明顯,往往臨床確診的時候就已經是中晚期了,多伴隨惡心嘔吐、右上腹疼痛、黃疸等癥狀,由于惡性程度高,發展比較迅速,很容易發生轉移,一般預后較差。 2.膽管結石:主要由于感染、飲食、膽汁淤積等誘因容易誘發膽管結石,特別是多發性膽管結石。結石數量變多、體積變大后,很容易堵塞膽管。嚴重時可能會引起劇烈腹痛、寒顫、高熱等癥狀,伴隨肝功能不全時可出現黃疸,急性發作未及時治療可致人死亡。 膽道疾病還有很多,平時生活需加強體質鍛煉,控制飲食,控制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可以降低膽道疾病的患病率。
2025-04-01 03:34:42 -
膽結石是如何形成的
膽結石形成與高膽固醇血癥、膽囊收縮能力減低、長期腸外營養等原因有關。 1.高膽固醇血癥:膽汁中的膽固醇、卵磷脂和膽鹽共同維系著膽汁的穩定,當發生高膽固醇血癥時,膽汁中膽固醇處于過飽和狀態,易析出結晶而形成結石。 2.膽囊收縮能力減低:膽汁靠膽囊收縮而排出,當膽囊收縮能力降低時,膽囊內膽汁淤積,造成膽汁變得黏稠,有利于結石的形成。 3.長期腸外營養:長期腸外營養的病人因為胃腸道處于禁食狀態,膽囊一般于進食后排出膽汁,長期禁食狀態會導致膽囊排空障礙,引起膽汁淤積、濃縮并變得黏稠,同時出現膽色素沉淀,逐步發展為膽結石。 膽結石的成因非常復雜,與多種因素有關;還包括肥胖、高脂肪飲食、長期腸外營養、糖尿病、高脂血癥、肝硬化、溶血性貧血等原因;檢查出膽結石的患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明確病因,及時治療。
2025-04-01 03: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