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新生兒出生都要進行一次體檢,檢查結果可以方方面面的了解到新生兒的身體狀況。那么新生兒的體檢項目都有哪些呢?我們應該知道哪些?寶寶后期體檢都在哪個時間段呢?下面,新媽媽們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寶寶剛出生時需要做些什么吧!
一、觀察身體各部位
嬰兒出生,必須要從頭到腳的仔仔細細地觀察身體的各個部位。比如:整體姿勢、神經系統的成熟和緊繃度等情況。如果發現了異常,一定要及時治療,定期會診。
二、聽嬰兒的心跳聲音
如果是新生兒,因為心臟還沒有完全愈合,所以必須經常聽嬰兒的心跳聲,以便于檢查是否罹患心臟疾病。除了呼吸次數或呼吸方法之外,為了檢查腸胃狀態,還應該用溫暖的手觸摸嬰兒的腹部。
三、檢查耳部
如果早期發現耳部異常,就能早點治愈。仔細檢查耳孔是否正常,耳朵形狀是否正常。除了用手檢查耳朵內外,還要用眼睛觀察外部形狀。
四、檢查血液
從腳后跟采集少量血液,并沾在過濾紙上檢查。透過血液檢查能診斷出是否罹患“先天性代謝異常”,通常出生兩天后就會進行該檢查。出生時,嬰兒會攜帶體內新代謝所需的酵素。如果缺乏這些酵素,就容易導致精神衰弱癥或身心障礙。
五、仔細觀察頭部傷痕
注意觀察嬰兒經過產道時是否受傷。頭部是非常重要的部位,因此要仔細檢查。從頭頂開始,慢慢地撫摸頭部周圍,這樣就能檢查出是否有腫瘤或其他異常癥狀。
六、檢查肝門狀態
用手指仔細檢查肝門狀態。如果發現異常,就應該馬上采取應對措施。出生后嬰兒會因為新陳代謝而馬上排泄,所有該項檢查非常重要。
七、檢查腿部狀態
用手分開嬰兒的雙腿,然后檢查分腿的姿勢是否正常,腿部長度是否相等。如果股關節脫臼,分腿的姿勢就會不自然,而且雙腿長度也不會等長。
八、檢查性器官
出院時,要再檢查一次性器官。如果為女嬰,主要檢查外陰唇和內陰唇的愈合情況,如果為男嬰,則要檢查兩側陰囊的大小是否相等。如果一側陰囊達到另一側陰囊的2~3倍,就可能患有陰囊水腫或疝氣。
九、檢查嬰兒的口腔
檢查嬰兒的牙齦、舌頭、口腔的形狀,以及異常的腫瘤。通常可用手指來檢查嬰兒的口腔,如果舌根過于靠近口腔底部,就應該馬上進行手術。
在嬰兒體檢的時候,我們有的家長不知道具體該檢查什么,從而忽略了寶寶的一些身體情況。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寶寶在體檢的時候應該知道哪些事項。
身長
身長的測量是從頭頂到足跟,頭圍(耳上大的測得值)大約應是身長的一半加10cm。測得的新生兒的大小與相應的胎齡對比,可能對一些情況提供重要的線索。例如,如果嬰兒小于胎齡,可能是由于宮內感染或染色體畸形所引起。而若嬰兒大于胎齡,可能是因為母親患糖尿病或高胰島素血癥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