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腿會經常酸嗎?您知道那可能是關節炎引起的嗎?那您知道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嗎?今天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有關關節炎的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一起來看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關節炎的治療方法
所謂的關節炎是指發生在人身體的各個關節及關節周圍組織的炎性疾病,關節炎可分為數十種。現在在我國關節炎患者達到了有1億人以上呢,而且現在人數還在不斷增加,由此可見關節炎現在越來越普及民眾了。
臨床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熱、痛、功能障礙及關節畸形,嚴重者導致關節殘疾、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病因關節炎的病因復雜,主要與炎癥、自身免疫反應、感染、代謝紊亂、創傷、退行性病變等因素有關。
臨床表現
1.疼痛
疼痛是關節炎主要的表現,關節炎產生的疼痛會影響您的生活以及工作,更會影響您的身體健康。
2.腫脹
腫脹是關節炎癥的常見表現,與關節疼痛的程度不一定相關。
3.功能障礙
關節疼痛及炎癥引起的關節周圍組織水腫,導致關節活動受限。慢性關節炎患者由于長期關節活動受限,可能導致永久性關節功能喪失。
4.體征
不同類型的關節炎體征也不同,可出現紅斑、畸形、軟組織腫脹、關節紅腫、滲液、骨性腫脹、骨擦音、壓痛、肌萎縮或肌無力、關節活動范圍受限及神經根受壓等體征。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1)實驗室檢查一般要驗血、血沉、C-反應蛋白、尿常規、生化(肝、腎功能,A/G)、免疫球蛋白、蛋白電泳、補體等,這都是關節炎檢查事項的基本項目的,如果您有關節炎一定要記住了哦。
(2)自身抗體類風濕因子、抗環狀瓜氨酸抗體、類風濕因子IgG及IgA、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體,以及抗核抗體、抗ENA抗體等。
(3)遺傳標記HLA-DR4及HLA-DR1亞型。
2.影像學檢查
(1)X線片關節X線片可見軟組織腫脹、骨質疏松及病情進展后的關節面囊性變、侵襲性骨破壞、關節面模糊、關節間隙狹窄、關節融合及脫位。
(2)CT檢查包括關節CT和胸部CT檢查。
(3)MRI檢查關節的MRI檢查對發現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早期關節病變很有幫助。
(4)超聲關節超聲是簡易的無創性檢查,對于滑膜炎、關節積液以及關節破壞有鑒別意義。
3.特殊檢查
(1)關節穿刺術對于有關節腔積液的關節,關節液的檢查包括:關節液培養、類風濕因子檢測等,并做偏振光檢測鑒別痛風的尿酸鹽結晶。
(2)關節鏡及關節滑膜活檢對關節炎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很有價值。
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
依據關節炎的種類、癥狀的特點、伴發疾病等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藥物。治療原則是早期診斷和盡早合理、聯合用藥。常用的抗風濕病藥物如下:
(1)非淄體抗炎藥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產生抗炎止痛作用,對解除疼痛有較好效果,但不能改變疾病的病程。臨床上常用的有鹽酸氨基葡萄糖顆粒、布洛芬、青霉胺、雙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2)慢作用抗風濕藥多用于類風濕關節炎及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對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起效較慢。常用的有金合劑(肌注或口服)、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
(3)細胞毒藥物通過不同途徑產生免疫抑制作用。常用的有環磷酰胺、甲氨蝶呤、金獨春等。它們往往是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和血管炎的二線藥物,副作用雖較多且較嚴重,但對改善這些疾病的愈后有很大的作用。
(4)腎上腺皮質激素是抗炎、抗過敏藥物,明顯地改善了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結締組織病的愈后,但不能根治這些疾病。其眾多的副作用隨劑量加大及療程延長而增加,故在應用時要衡量它的療效和副作用而慎重選用。
(5)抗生素等鏈球菌感染可引起風濕熱的關節炎表現,急性期使用青霉素是控制鏈球菌感染的有效的藥物,急性風濕熱患者長期使用長效抗生素以預防遠期風濕性心臟炎的發生,成人預防不得短于5年,兒童至少維持到18歲。結核性關節炎、真菌性關節炎需積極有效的抗結核或抗真菌藥物治療。
(6)痛風性關節炎的治療包括急性期的藥物治療包括大劑量非甾體抗炎藥或者秋水仙堿及緩解期的降尿酸治療。降尿酸藥物主要包括抑制尿酸生成類的別嘌呤醇及促進尿酸排泄類的苯溴馬隆。
2.外科療法
外科治療主要包括關節腔穿刺、滑膜切除、關節置換、關節矯形、關節融合等。
3.骨髓移植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確實有顯著的療效。通過恢復免疫系統功能來促使患者痊愈的自身骨髓移植法,治療兒童風濕性關節炎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4.免疫及生物治療
此類治療是針對關節炎發病及導致病變進展的主要環節,如針對細胞因子的靶分子治療、血漿置換、免疫凈化、免疫重建、間充質干細胞移植等,主要應用于其他治療無效、迅速進展及難治性重癥關節炎患者,主要為類風濕關節炎。
5.其他治療
包括物理、康復、職業訓練、心理等治療。物理治療主要有以下幾種:直流電療及藥物離子導入、低頻脈沖電療、中頻電流療法、高頻電療、磁場療法、超聲療法、針灸、光療法即紅外線、紫外線、冷療??祻汀⒙殬I訓練以功能鍛煉及生活方式的調整為重點,有條件的醫院,應在康復??漆t師的指導下進行功能鍛煉。保持樂觀的情緒,消除抑郁狀態,以積極的態度與疾病做斗爭,對關節炎的治療意義重大。
預后
關節炎的病因、病程、個體差異及治療方法不同,其預后也各異。反應性關節炎大多數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多在3~5個月消退。近十年來,隨著慢作用抗風濕藥的早期聯合應用,對關節外病變的治療以及新療法的不斷出現,使類風濕關節炎的預后已有明顯改善。大多數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病情可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完全緩解。
預防
1.避免誘發關節炎發病的環境因素
潮濕的環境有助于某些病原菌生長,與關節炎的發病有一定關系。因此,平時應注意衛生,保持居室通風和空氣良好,防潮、保暖,避免病原菌尤其是鏈球菌傳播。除此之外,其他環境因素如紫外線、某些化學物質的接觸,有可能會導致某些易感人群產生異常的免疫反應,導致不同關節炎的發生,易感人群應避免強紫外線和某些化學物質的接觸。
2.合理飲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營養缺乏可能導致關節炎加重,而營養過剩、肥胖則可誘發或加重痛風性關節炎、骨關節炎,因此,科學合理的飲食是預防某些關節炎發生的措施,如減少攝入動物內臟、海鮮、禽肉、豆類等富含嘌呤的食物,能有效預防痛風性關節炎。吸煙人群罹患類風濕關節炎的機率明顯升高,戒煙已成為類風濕關節炎的預防措施之一。
3.適量運動,保持心情愉悅,提高機體免疫力
免疫系統的穩定與情緒具有相關性。臨床上很多患者都是在經歷了不良生活事件后出現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現,因此,保持樂觀、穩定的心態,有利于預防由自身免疫病引起的關節炎。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關節炎的治療方法
本期嘉賓介紹
男,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病理科主任,主任醫師。
1987年青島醫學院醫療專業畢業留校,一直在病理科從事臨床病理診斷、教學及科研工作。平均每年完成病理診斷6000多例,快速冰凍診斷1000多例,疑難病理會診500例左右。個人特長消化系統病理、軟組織病理、乳腺、淋巴組織病理,以及免疫組化和電鏡。每年為下級醫師及進修醫師舉辦理論業務講座60學時,參加醫學院本科生及碩士研究生病理學教學,授課50學時。培養通招碩士研究生4名,已畢業獲碩士學位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