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出現膝關節損傷,這是由于很多原因造成的,比如運動損傷、年老膝關節退化等等,那么膝關節損傷的癥狀有哪些呢?專家寇伯龍在這方面有很深的臨床研究,他今天做客央視健康之路,我們一起去節目中了解一下,以便出現膝關節損傷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療!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專家介紹
寇伯龍
寇伯龍,男,現為北京大學關節病研究所副所長。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醫學顧問;中國康復醫學會人工關節組理事;北京市西城區勞動鑒定委員會委員;中華外科雜志特約編委。
1977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醫療系,1978年工作于北京醫科大學人民醫院骨科,先后在中國人民解放軍301總醫院骨科、北京積水潭醫院手外科進修學習,為從事骨科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1989年9月以訪問學者的身份赴德國Essen大學醫學院 Emstek骨科醫院,在Kerlaus. Jhn教授指導下系統地學習了人工關節置換、關節鏡技術及人工關節置換術后的康復治療。1992年回國后加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專門從事人工髖、膝關節置換的臨床工作,特別是人工髖關節置換及各種復雜的翻修手術,每年完成上百例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同時指導研究生、實習生及進修醫師的業務訓練。2000年6月受呂厚山教授的指派參加了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大型專題報道,在延安為一農村教師一次麻醉下同時做雙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在全國現場直播。受到全國人民的關注,圓滿完成了手術,使病人恢復了健康并重回工作崗位。
膝關節損傷的癥狀
①膝關節疼痛。輕度韌帶扭傷時,膝部某處常突然疼痛,但是往往立即減輕,能繼續堅持比賽;如受傷時膝內有啪啦聲,同時伴有局限性撕裂樣劇痛,患肢不能持重,不能行走,提示可能發生韌帶完全撕裂或膝關節聯合損傷。
②膝關節腫脹。膝關節扭傷者,腫脹較輕,局限于某一處;如韌帶完全斷裂,則局部腫脹較大,并有皮下淤斑,浮髕試驗陽性。
③膝關節壓痛。扭傷不同部位都會出現壓痛,如在壓痛點處捫到局部組織有缺損性凹陷,多為韌帶完全斷裂的表現。
④膝關節活動障礙。傷后膝關節周圍肌群肌痙攣,使膝關節處于輕度屈曲位置,但病人能主動緩緩將膝關節伸或屈至正常范圍。
⑤膝關節交鎖。關節交鎖見于半月板部分撕裂、十字韌帶斷裂、內側副韌帶斷裂;內側副韌帶斷端嵌頓在關節間隙間而引起。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在體育運動中,前、后交叉韌帶,內、外側副韌帶,內、外側半月板等結構,都是常見的膝關節損傷部位。很多損傷在早期表現為腫痛,無論采取什么應急的、簡易的處理措施后,都應該在有條件時及早去醫院進行進一步診治,以免耽誤病情。
傷后數小時內:由于關節內滲出、腫痛明顯,應該即刻采用制動、冷敷,以及加壓包扎、抬高患肢等一系列措施,嚴禁按摩和熱療。損傷24小時后:急性炎癥消退,組織進入修復過程,可持續1~2周。這時可以采用熱療、按摩、藥物等多種方法進行交替治療,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新陳代謝。與此同時,可以安排小運動量的功能康復練習。
膝關節受傷怎么辦呢?損傷中后期:腫脹、壓痛等局部癥狀已經基本消失。此階段以功能鍛煉為主,增強肌肉力量,恢復關節活動度,松解粘連。術后當天即可開始康復訓練:膝關節損傷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損傷雖然愈合了,但損傷部位周圍的軟組織會產生頑固性粘連,嚴重的會阻礙關節活動。
如果膝關節要恢復到正常的、有功能的活動,就必須及時開展康復訓練。一般地說,只要手術固定足夠結實,在術后當天就可以進行有計劃的練習。這樣不僅可以改善膝關節活動,對下肢肌力和本體感覺的恢復也不無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