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導致中風提前10年發作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安德魯·派普博士研究發現,吸煙者發生中風的危險是非吸煙者的3倍.而且中風發作危險比非吸煙者早10年,科學家調查了950名中風患者.結果發現,其中吸煙患者700名,平均年齡只有58歲,不吸煙患者250名,半均年齡超過67歲以上。另外。吸煙者發生血管栓塞性中風危險增加2倍,血管破裂性中風增加14倍研究還發現,小中風吸煙患者發生中風的危險會增加10倍。這些患者如果繼續吸煙,中風危險還會更大。研究人員表示,吸煙者戒煙之后一年半至兩年,其中風危險可降低至非吸煙者中風發病率水平。
戒酒過猛可能導致心臟病
喝酒過度有害身體,戒酒過猛也同樣會損害身體。德國醫學專家新研究顯示,戒酒過猛有可能導致心臟病。
長期酗酒會造成心肌的直接損傷和自主神經系統的紊亂,產生心率變慢、血壓下降等。如果戒酒過猛,酒精對于自主神經系統的抑制作用就會突然停止、減弱或消失。此時,戒酒的人如同戒煙和戒毒的人一樣都會面臨“戒斷綜合征”,即自主神經系統需要重新調節平衡,被抑制的交感神經會突然活躍,造成心跳加快、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等應激反應,嚴重者尤其是合并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會由于心臟疾病導致死亡。因此,不論是長期飲酒還是間斷性飲灑的人都不要戒酒過猛,要逐漸減量、循序漸進。
維生素D的缺乏可以誘發糖尿病
維生素D缺乏可能引起缺鈣,導致骨質疏松,這似乎已成為常識。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它還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幾率。近年研究發現,維生素D缺乏可能是出現胰島素抵抗、肥胖、患2型糖尿病,高脂血癥等代謝綜合征的危險因素之一。
維生素D的攝人多少與胰島素敏感性,胰島β細胞功能有密切關系。維生素D缺乏,β細胞就失去了工作動力,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增加患糖尿病的幾率。同時,維生素D缺乏可能與長時間待在室內、不愛運動、曬太陽少有關。對女性來說,還可能與其正處絕經期或產后,出現內分泌紊亂有關。這樣的人更容易肥胖,出現情緒不穩,易怒和煩躁等,這些都是糖尿病的發病誘因。因此,人們不妨多曬太陽,改善飲食結構,吃蝦皮、紫菜等含鈣豐富的食物。這樣,不但能補充維生素D和鈣,還能預防糖尿病。